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陕北沿黄村落的音乐生活”为考察对象,以陕西榆林佳县的南河底、木头峪、荷叶坪等村为田野考察地点,将当地流传的民歌、戏曲、说书、陕北大唢呐等艺术品种,纳入地理背景与村落生活之中考察,展示了丰富的人、音、地互动支撑关系。文章由绪论、五章及结论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对研究对象、目的、方法、范围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提出本课题当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引出本文的主要研究视域.本文第一章为“地理文化背景与村落田野叙事”,对村落音乐生活所依赖的历史地理样貌进行梳理与描述。通过地图、家谱、口述访谈及文献记录,详解介绍了三个村落的历史、地理位置、家族等情况。本文第二章为“村落音乐生活之面貌”,文章根据文字记录、口述访谈及田野观察三个方面,从县到村逐步考察了村落中音乐品类流布的历史与现状,以及这些音乐品种所反射出的生活样态。在村落这一原发性空间里,音乐以溶于传统生活的方式而存在。传统音乐各品种在村落中的流传、衰落与消亡,是对村落某种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的反衬与对照。本文第三章为“村落生活与传统音乐”,主要从村落日常劳作、人生仪礼及节日庆典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传统音乐在村落存在的背景。传统音乐在最原生的地方发生发展具有生活化、信仰化的特质,表达了对生命、生存的渴求,它依托生产生活方式而存在。本文第四章为“沿河村落传统音乐的地域特征”,本章以音乐形态分析为依据,并参证文献、口述及地理条件,分析沿河村落传统音乐所体现的地域特征。沿河村落流传的传统音乐,既存在山形所带来的封闭性,也体现出河流所带来的开放和交融性。这两种特征在不同的音乐体裁中有不同的表现,从而折射出”音——地——人”结构关系在实际情况下的多变和复杂。本文第五章讨论了“村落传统音乐生活的变迁”。文章通过对当下村落传统音乐生活现象的阐释,讨论变迁问题。村落留下的历史积淀,对生活惯习形成保护,附生于生活的音乐也就有其生存、繁衍的土壤。村民们旨在用音乐去认同一种生活习惯,而音乐,总是在找寻与时代生活最匹配的方式存在。最后本文将散布于各章的论点集合,树立了本文明确的思考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