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丁香属植物集中分布于喜马拉雅至横断山区,由于属下类群形态变异幅度较大、研究材料有限、部分形态学资料缺失等原因,现有的属下分类状况存在许多问题并且系统发育关系也不够自然合理。本研究对我国自然分布的野丁香属植物进行了广泛的取样,运用分子系统学的的研究和分析方法,并结合形态学和孢粉学信息,对野丁香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和属下类群的分类进行了探讨。主要内容包括:
1.孢粉形态观察表明,野丁香属植物的花粉可分为环沟型(萌发沟仅与赤道面相交,包括3沟型和4沟型)和散沟型(萌发沟均匀分布于花粉表面,有10-15沟)。
2.基于2个核基因片段(ITS和ETS)和7个叶绿体片段(matK,rbcL,rpl32-trnLUAG,rpoB-trnCGCA,trnH-psbA,5trnL-trnF, trnS-5trnG)联合矩阵分子系统学分析显示,野丁香属为一单系,属下类群分为9个大支,并且绝大多数分支得到较高的支持率。
3.基于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并结合形态学特征,确定了部分类群的分类结果:将分布于四川南部至云南中部地区的植物划为L.potanini-L.glomerata-L.scissa复合体;将L.yui Lo作为L.forrestii Diels的异名,L.umbellata Batalin作为L.diffusa Batalin的异名,L.gracilis C.E.C.Fisch.var.longiflora Lo、L.handeliana H.Winkl.ex Hand.-Mazz.、L.rehderiana H.Winkl.和L.pilosa Diels var.glabrescens H.Winkl.作为L.pilosa Diels的异名;描述了生长于广西的一新种——罗城野丁香L.luochengensis S.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