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本文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主张,这既是响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高校校园的呼唤。《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第四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办学的宗旨。高等教育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靠的是什么?就是育人为本。不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不可能实现其宗旨的。本文从育人为本的角度来研究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问题,虽然育人为本已经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把它和高校校园和谐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的研究有利于实现高校校园的全面和谐,促进高校校园的可持续发展,达到育人的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在内容结构上,论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首先,在全社会都在响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号召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主张。然后,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的角度,对高校校园和谐进行了总体评价,肯定了校园和谐是主流,同时又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校园和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了其产生的根源。紧接着通过对育人为本的高校和谐校园理念与特征的论述,为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方法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并结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归纳出了育人为本,高校和谐校园所应具有的特征。最后在第二章、第三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育人为本,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具体方略。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密不可分。本文首先根据胡锦涛同志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内涵的阐述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作了理论铺垫和思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