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靶向的聚乙二醇化刺芒柄花素纳米药物用于骨关节炎的作用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r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关节腔注射给药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延缓OA进展的一种十分有效的策略。然而,一方面,小分子药物易于被关节周围的毛细血管以及淋巴系统快速清除,使其药效无法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许多具有抗炎效果的单体药物,因其水溶性差,使其药效亦大打折扣。纳米尺寸的粒子可以在关节腔中滞留较长的时间,同时纳米粒子易于被修饰,经过修饰后能够靶向到特定部位,可以避免治疗过程中的脱靶效应。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FMN)是一种中药活性成分,我们的实验通过构建FMN、N-羟基琥珀酰亚胺-聚乙二醇-羧基(N-hydroxylsuccinimide-polyethylene glycol-carboxyl,NHS-PEG-COOH)、Ⅱ型胶原靶向肽(Collagen-targeting peptide,Coll BP,WYRGRL)三者的聚合物-药物共聚物(Polymer-drug conjugate,PDC)——PCFMN,其能够自组装为PCFMN NPs,对其进行表征,研究其在体内及体外骨关节炎模型中,延缓骨关节炎进展的能力。方法:本研究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PCFMN NPs的合成及表征。首先在催化作用下通过酰胺反应及酯化反应,分别将Coll BP及FMN接枝到NHS-PEG-COOH上。接着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uclear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 NMR)、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er,UV-Vis)、傅里叶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动态光散射仪(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对PCFMN NPs进行了表征。最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PCFMN NPs的载药量及其累计药物释放率。第二部分:PCFMN NPs的体外靶向性及抗炎作用研究。提取5-7天龄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乳鼠的膝关节原代软骨细胞进行培养,传至第三代用于后续细胞实验。实验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组(Control组)、IL-1β组(OA组)、IL-1β+FMN组(FMN组)、IL-1β+PCFMN NPs组(PCFMN组)。首先用MTT法分别检测FMN及PCFMN NPs对软骨细胞的毒性及对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接着将标记了DID(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lindodicarbocyanine)的PCFMN和PFMN(未连接Coll BP)加入到软骨细胞培养液中,通过细胞摄取,根据红色荧光的强度,验证PCFMN NPs的软骨靶向能力。通过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验证PCFMN NPs对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通过免疫荧光染色验证PCFMN NPs的抗炎效果,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分析炎症相关基因以及软骨相关基因的表达。第三部分:PCFMN NPs的体外靶向性及抗炎作用研究。我们通过切断SD大鼠前交叉韧带,4周后成功构建了体内OA模型。一方面,将OA的SD大鼠分为PCFMN组及PFMN组,通过膝关节腔分别注射DID标记的PCFMN NPs及PFMN NPs,于0d(关节腔注射后30min内)、1d、3d、7d、19d,使用活体成像系统测定SD大鼠膝关节的荧光强度。另一方面,我们将实验分为四组,分别为:空白组(Control组)、IL-1β组(OA组)、IL-1β+FMN组(FMN组)、IL-1β+PCFMN NPs组(PCFMN组)。给予OA组、FMN组、PCFMN组SD大鼠双侧膝关节分别注射生理盐水、FMN、PCFMN,于第4周和第8周分别获得相应组的膝关节大体标本,对标本进行大体评分,进一步将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进行组织学评分。结果:成功合成了PCFMN NPs。PCFMN NPs及FMN的溶解性实验表明纳米化以后增加了FMN的溶解性。~1H NMR、UV-Vis、FT-IR结果表明PCFMN NPs的成功合成。TEM显示PCFMN NPs为大小均一,分散性良好的球形纳米粒子,平均粒径约为34nm。DLS结果显示PCFMN NPs的水动力学平均粒径为211nm。使用HPLC测得PCFMN NPs的载药率约为9%,在p H分别为7.4和6.0的介质中,第9 d的累计释放率分别为87.5%和68.4%。体外疗效评价。MTT结果表明,在0-50μg/m L浓度范围内PCFMN NPs对软骨细胞无明显的毒性,而随着浓度升高,FMN对软骨细胞有了毒性作用,其中FMN的浓度为1.25μg/m L时,软骨细胞的活力最好,该浓度对应的PCFMN NPs浓度为14μg/m L,1.25μg/m L的FMN及14μg/m L的PCFMN NPs均对炎症诱导的软骨细胞有保护作用,其中PCFMN NPs的保护作用更好。通过细胞摄取观察到,PCFMN组的红色荧光强度更强,体现了PCFMN NPs的靶向作用。HE染色结果表明PCFMN NPs能够更好的保护软骨细胞,维持软骨细胞形态。MMP-13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PCFMN NPs的抗炎效果更好。q RT-PCR结果表明,PCFMN组及FMN组软骨相关基因Ⅱ型胶原(Col2al)相比于OA组表达升高,其中PCFMN组上调更加明显,炎症相关基因白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PCFMN组及FMN组相比于OA组表达下降,其中PCFMN组下调更加明显,说明PCFMN NPs有比较好的保护软骨及抗炎作用。体内疗效评价。活体成像结果显示,相同时间点,PCFMN组荧光强度均比PFMN组强,且PCFMN组荧光持续时间更长。表明PCFMN NPs能够靶向到软骨组织,在关节腔滞留时间较久。进一步膝关节大体观及大体评分,组织切片的HE染色、番红固绿染色、免疫组化染色以及组织学评分,结果均表明PCFMN NPs能够较好的延缓OA的进展。结论:本研究表明,聚乙二醇化之后提高了FMN的溶解度,通过进一步修饰上胶原靶向肽,使得我们合成的PCFMN NPs纳米药物能够较好的靶向到软骨组织,通过关节腔注射,能够很好的延缓OA的进展。这种具有靶向性的纳米药物可能为临床上治疗OA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Graves病(Graves’Disease,GD)患者131I治疗前后甲状腺摄锝比与早发性甲减的关系,探讨影响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后发生早发性甲减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行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202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51例,女性151例,年龄16~77岁,中位年龄38岁,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前相关临床资料并
学位
背景和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慢性的、进展性的锥体外系疾病,其复杂性仍在不断演变。无论是关于PD的诊断技术还是涉及PD的治疗效果,均尚未满足得了医患双方的需求。经典的运动障碍症状和缓慢进展的病程形成PD的主要诊断依据。在缺少客观的检测指标的情况下,等患者确诊时,中脑黑质区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已经死亡50%-70%。现如今,作为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明星分子mi
学位
通过4 a的栽培观察发现“明日见”发梢能力强,易抽长枝,果实着生在枝梢的顶端;在湘南地区表现出易感溃疡病、果实大小中等、果皮极薄、易裂果、糖度高、晚熟的特征;果实在11月下旬转色,翌年1月下旬成熟,平均单果重198.57 g,可溶性固形物15.80%;果皮深橙色,不浮皮,果肉肉质细嫩化渣、甜橙香味,果实少核,品质优良。栽培上保花保果和预防裂果是难点,保花保果的措施主要有强壮秋梢、环割促进花芽分化、
期刊
目的拟将广义q采样成像(Generalized q-sampling imaging,GQI)应用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觉通路白质微结构的变化研究上,探究GQI序列在评估视觉传导通路方面的应用价值,以获得准确的参量参数,期望为早期临床干预提供影像学标志。材料与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5月~2021年1月2型糖尿病病人56例,其中包括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 diabetic retinopa
学位
目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不同病理亚型的术前鉴别诊断对治疗决策至关重要。我们旨在建立基于超声的影像组学模型用于术前预测不同病理亚型的PLC。方法:回顾性分析668例PLC患者的二维超声图像,其中531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89例为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
学位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增强MRI的影像组学对脑膜瘤病理分级和Ki-67表达水平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51例经过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其中高级别(WHOⅡ、Ⅲ级)31例,低级别(WHOⅠ级)120例;增殖指数Ki-67>4%为45例,Ki-67≤4%为106例,按7:3的比例将所有患者分别随机地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磁共
学位
背景及研究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病变在肝小叶与遗传、代谢、环境密切相关的应激性肝损伤,多以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质蓄积、炎症、凋亡、进展性肝纤维化为主要病理特征。NAFLD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疾病其疾病进展呈动态性,由最初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进展为非酒精性脂
学位
目的:探讨结石患者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回顾分析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110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肾结石28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816例)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术前基本情况,术前及术后相关指标,结石变量利用SHA.LIN评分划分。将43例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患者纳入实验组,未发生尿源性脓毒血
学位
背景及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是指除外饮酒因素或其他有明确肝损伤因素的炎性脂肪肝病,它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NASH具有肝细胞肿胀、脂肪变性及炎症损伤的特点,可伴有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可进展成肝癌甚至肝衰竭。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改变,NASH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NASH早期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由于确诊方式(病理活检)
学位
背景: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群中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尚缺乏有效的早期针对治疗,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积极探索,寻找针对性治疗靶点有重要意义。骨关节炎主要病变特点是关节软骨的进行性丢失、退行性变化、滑膜产生炎性反应和软骨下骨变化等。而滑膜炎症在骨关节炎早期即出现,且可产生与软骨组织破坏相关的炎性细胞因子,因此滑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