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ASTEMI)患者的不同导联出现缺血性J波对其短期内发生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60例,将其根据心电图是否存在缺血性J波,分为缺血性J波组(588例)及非缺血性J波组(47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常规12导联心电图,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出现缺血性J波的发生率;分析缺血性J波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短时间内出现心室颤动的预测价值;将两组中出现心室颤动的患者,按照心肌梗死部位的不同分为下壁、前壁及侧壁三组,并比较不同部位缺血性J波与心室颤动发生发生率。结果:缺血性J波组与非缺血性J波组在性别、年龄、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J波组的平均发生室颤时间(2.85±1.31小时)早于非缺血J波组的平均发生室颤时间(4.05±1.11小时)(P=0.001);缺血性J波组发生心室颤动的发生率高于非缺血性J波组(P=0.037);缺血性J波组出现心室颤动的患者中血清肌酐、血糖及白细胞均高于非缺血性J波组发生室颤患者(P=0.006,0.012,0.008);缺血性J波组中,心室颤动的发生率6.46%(38例),其中发生在下壁的23例(15.86%),前壁10例(6.02%),侧壁5例(2.09%),在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16例合并右室梗死(15.84%),室颤发生率依次为下壁>前壁>侧壁(P=0.012,0.048,0.001,);非缺血性J波组中,发生心室颤动的发生率3.60%(17例),其中发生在下壁的4例(2.42%),前壁8例(4.71%),侧壁5例(3.70%),在下壁心肌梗死梗死中有2例合并右室梗死(8.77%),4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通过ROC曲线可以得出不同导联曲线下面积各不相同,说明不同部位缺血性J波出现于心室颤动发生率有关。结论:1、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出现缺血性J波时间较早,多出现在急性期。2、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出现缺血性J波者,其发生心室颤动的发生率明显增加。3、缺血性J波在不同梗死部位心室颤动的发生率依次为下壁>前壁>侧壁,当缺血性J波出现在下壁合并右室时,其心室颤动发生率增高。4、不同部位的缺血性J波可作为一种心室颤动及猝死的预警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