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脆弱性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人地系统也开始结合脆弱性的理论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脆弱性的研究,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城市群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强烈的地区。对城市群人地系统脆弱性的研究,有利于更加充分的认识到在城市群的人地系统中,脆弱性是如何形成与对城市群造成影响的,为城市群的人地系统耦合作用机理提供有效的研究工具。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我国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群,但是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脆弱性的限制。本文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8个地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分别选取了指标,选取2004-2013年共10年的数据,计算出各个地市的脆弱性的值。根据计算结果,对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人地系统脆弱性的变化进行了时空分析,并且对脆弱性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解构。其次,根据计算出的各个地市的脆弱性值,利用指数平滑法,预测了2014-2016年各个地市的脆弱性值并进行相应的分析。通过对山东半岛城市群脆弱性的时空分析和预测,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2013年山东半岛城市群的8个地市人地系统的脆弱性总体较高,日照市和威海市是属于低脆弱性的地区,淄博市属于高脆弱性。空间上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差异现象。(2)2004-2013年十年期间,脆弱性表现出了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2004-2005年的脆弱性增加较快,2005-2008年各个地市的脆弱性开始下降,2008年降至最低水平,2008-2013年各个地市的脆弱性又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在各个子系统中,经济子系统脆弱性是先上升后下降,转折点在2005年。经济子系统敏感性的变化趋势与脆弱性的变化趋势一致,应对能力是一直上升的。社会子系统的变动较大,经历了两次上升和两次下降的过程,与应对能力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而敏感性则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资源环境子系统脆弱性与人地系统脆弱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敏感性变化是先上升后下降,又缓慢上升,应对能力则是波动性上升,转折点发生在2009、2010和2011年。(3)2004-2013年期间,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地系统脆弱性在空间上的变化是整体呈现出由中西部向东部沿海地区降低的趋势,而在南北方向上,脆弱性的空间变化不明显。经济子系统的脆弱性空间分布变化幅度最小。出现了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中部地区的脆弱性较高,四周地区的脆弱性较低。社会子系统中部地区的潍坊市始终处于高脆弱性的状态。以潍坊市为界限城市群东部地区的社会系统脆弱性要高于西部地区城市的脆弱性,空间差异明显。在西部地区,资源和环境子系统的脆弱性一直偏高,东部城市脆弱性有所增加,但总体仍低于中西部地区。(4)应用指数平滑法预测了2014-2016年这三年来山东半岛城市群各个城市脆弱性的值可知,未来三年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地系统的脆弱性将仍然呈现出比较平稳的变化趋势,除淄博市外,各个地市之间的差异非常小。为了降低各个地市的脆弱性,在今后发展过程中,经济方面应该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方面要加大对民生保障的投入,环境方面要实现绿色发展和建设“两型”社会。通过各方面的措施结合,来降低人地系统的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