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趋势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的需求与时俱进,追逐新潮流、新文化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趋势,许多灿烂的文化逐渐被人们所忽视、遗忘。目前的中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知浅薄,了解与学习的途径、方法缺失,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迫在眉睫。初中“筷子舞”课间操的创编,使蒙古族的民族传统舞蹈与初中的课间操巧妙地结合,不仅传承与发扬了民族传统文化,而且改变了传统课间操单一的形式,增加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们通过每天的课间操锻炼,潜移默化的传承和学习民族传统文化。本研究中,初中“筷子舞”课间操的创编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筷子舞”文化来源、舞蹈特色、初中生生理、心理特点及敏感期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结合创编实践得出结论:(1)初中“筷子舞”课间操极大地丰富了课间操的形式和内容;(2)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扬找到了新的载体,为相关创编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3)通过问卷调查初中“筷子舞”得到了教师及学生的一致认可;(4)通过实践总结了初中“筷子舞”课间操创编的注意事项以及推广方式、途径。本套操是在成都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创编专家的指导下,带领2013级健美操专选班的同学历时一年的创编、实践、修改而成,并在2017年1月举办的全国特色课间操培训班上进行了推广,得到参加培训老师们的高度认可,进一步验证了初中“筷子舞”课间操的创编方法、创编原则及创编计划等是切实可行的,希望能为相关创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