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科技文献的保存与流传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tf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和科学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芒,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但由于古代人文意识的强化,使文化典籍的保存与流传,多集中于社会科学方面;对于科技文献,除中医、中药外,则关注较少。直至近代才有人整理研究我国古代的科技文献,曾编制过一些科技类专题书目,如刘铎撰《古今算学书录》,丁福保编《算学书目提要》,李俨编《李俨所藏中国算学书目录》等。随着国家对科技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古代科技文献得到挖掘与整理,如“八五”期间,国家组织编撰的《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从现存的先秦到清末的万余种典籍中精选出数学、天文学、农学、医学、地学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古代科技文献影印出版。这些工作都非常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利用和研究我国古代科技文献,但目前仅停留在对现存古代科技文献的整理阶段。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科技文献,有的保存下来了,有的却已失传,失传的原因、保存的途径和渠道、历代各学科的发展状况与其典籍的存佚情况的关系等问题也亟需进行探究,本文即从这一角度切入,通过对各学科历代科技文献存佚情况的对比,结合当时的社会和科技发展状况,分析古代科技文献遗失的主要原因,总结保存古代科技文献的途径与方法。 全文分为四部分。 一、绪论。简述我国古代科技文献的保存与研究现状,提出问题并陈述研究意义及方法 二、概述我国古代科技文献的内容。古代科技文献主要包括医学、农学、天文学、数学及工业技术等方面,根据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特征,论述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和明清这五个时期的科技及文献产生情况和主要代表文献的内容。 三、历代科技文献的流传与存佚分析。通过对比历朝艺文志及其他书目信息,分析历代科技文献的存佚情况,结合当时的社会状况,揭示历朝科技文献遗失的主要原因:兵燹、禁毁、自然淘汰、不重视等。 四、总结保存古代科技文献的主要途径。认为古代科技文献虽大量散佚,但许多通过丛书、类书、史书、方志、杂著、诗文等也保存了下来。
其他文献
36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为9组,每组40只,采用3×3(有机锰×有机铬)二因子多水平有重复交叉实验设计,在玉米-豆粕型日粮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水平的有机微量元素螯合锰(以锰计:0
滨水景观是一种独特的线状景观,是形成城市印象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极具景观美学价值。滨水植物景观是滨水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充分重视和建设好滨水植物景观,有助于城市
明挖法和盖挖逆作法在经济、技术、社会效应等方面各有特点。目前基于两种工法的地铁车站施工力学行为的对比研究较少,而且基坑变形分析多以规范经验公式或"荷载-结构"模型为
对环境心理学的学科产生背景进行了讨论。认为 ,当代环境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是环境污染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应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 ,并以之作为环境污染物转移、积累
经典阅读一直以来就被作为汉语文的重要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而在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将其作为一个重要教育理念重新提出来,这既是对
纺织印染废水的组成非常复杂,是一种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如何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染料废水含有大量的残余染料和助剂,主要污染因素包括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
中国企业面对加入WTO并参与全球化竞争、面对信息化和“地球村”,汰弱留强、不进则退己是商界不争的事实。现实是严酷的,昨天辉煌的企业,今天可能风光不再甚至销声匿迹。答案固
本论文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原位聚合聚丙烯(PP)的聚合方法及其产品的主要性能。首先通过对聚丙烯聚合方法的选择,确定了适合本试验研究的液相本体聚合方法-小本体法。研究了纳米
论文综述了磁流体密封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分析了磁流体密封存在的问题及磁流体密封中温度对材料特性及对密封能力的影响。为了提高磁流体动、静密封的能力,文中探讨了磁性材料中
本论文在讨论西海固地区基础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在2007年实现“普九”目标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发展农村教育和办好农村学校的背景,目前该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