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现代研究型大学本是专业化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力量,却一直在本科生课程中以通识教育的理念对专业化趋势予以反思、匡正和抗衡。本文试图以美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80年代之间专业化发展为脉络,回顾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历程。通过发掘、利用和梳理现有历史资料,本文力求突破目前国内对通识教育研究和认识上的简单化、表面化的局限,提供一个全面、复杂、深入的案例研究。正如通识教育思想本身强调连续性和贯通性,本文亦希望打破教育史、大学史、思想史的界限,展现哈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历程上诸多线索的缠结、交错和发展。
从哈佛著名校长查尔斯·埃利奥特改革本科课程开始,哈佛大学就开始了接连不断的课程改革过程,这些改革不仅带来了本科课表的不断变动,更体现了美国19世纪晚期以来大学本身以及知识体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仔细考察哈佛通识教育课程思想和外部因素之间的互动,我们更可以发现蕴含在现代大学体制、教育体制和知识生产体制中的几对张力。
在论述哈佛大学课程改革历史时,以下四条历史线索的发展提供了其改革的外部背景:其一是研究型大学职能突破传统的教学功能,向研究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发展变化;其二是随着大学职能变化而来的现代知识体系的发展变化,传统的人文学科出现某种长期衰落的趋势,科学方法和科学主义的盛行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得到极大发展;其三是教育大众化、平民化的趋势使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和目标都变得多元和复杂;最后,人们对知识秩序的认知也一直影响着课程改革,从逐步接受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到后现代主义和相对主义的冲击,所有这些知识观念的变化,都反映在课程改革之中。
以上四条外部线索互相纠结,佼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过程的面目显得模糊而纷乱。在表面的错综复杂之下,又有三对内部张力贯穿于改革过程之中:第一对是大学的教学和研究双重功能之间的张力;第二对是个人发展和社会共识这两个通识教育目标之间的张力;第三是对偏重知识实体还是强调思维方式这两种通识教育方法原则之间的张力。每一对张力的两端都是通识教育不可割舍的,但又彼此冲突,本文展现了哈佛在通识教育的设计和实践过程中是如何煞费苦心在这两极之问保持平衡的。
通过将哈佛大学课程改革置于这些广阔的思想、制度和社会背景之下的考察,本文的结论是像哈佛大学这样的研究型大学之所以坚持不懈地提倡通识教育,和他们对自身在现代社会应负之使命的认识有关,也和他们对现代社会性状的体察有关。通识教育的改革者都相信:大学的使命应该超越专业化知识生产和传播,为现代社会的健康平衡发展贡献力量;现代社会则亦不能听由利益和效率的驱动而盲目顺从专业化律令,还应将诸如发展人民心智、提高生活质量乃至培育共同认同感和公共性这些更重要的目标注入高等教育。只要大学对自身的认识和对现代社会的期待不变,通识教育就将继续成为大学不断追求的目标,承载着一个社会最富远见的人群对理想社会和理想人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