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制品在人类发展史的最初阶段扮演着生活奢侈品的角色,随着人类历史进化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到了周朝,皮革毛裘的穿着已经有着严格的等级分明,演化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成为礼仪的一部分,并最终发展为日常用品。众多少数民族对皮制品的利用更是别出心裁,所制皮革成品极具实用价值和装饰效果,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是民族长河里我们赖以珍视的宝贵财富,其精美多姿的形态不仅独具艺术价值,更是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皮质文物藏品自身组成的特殊性,受制作工艺、保存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大多文物藏品都表现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翘曲、硬结、脆裂等病害现象,严重威胁着皮质文物的长久保存与展示、研究。因此对这类文物的病害发生机理、保护修复方法及材料的应用等领域开展科学地研究工作,更好地实现皮质文物藏品的科学保护,就成为了目前文物保护工作者要承担的一个重要任务。国内外在研究皮质文物保护领域的侧重点不相同。以英国、美国、意大利为代表,在上世纪末就对皮革的劣化理论、出土饱水皮革的保护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详实的研究;国内有关皮质文物的保护近些年才迈入正轨,其中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的张杨通过试验增加皮质文物的空间纤维结构、水含量、脂含量等措施,对硬结皮质文物的保护开展过一些尝试研究。本文以皮质文物硬结病害研究为切入点,在充分探讨皮质文物的病害种类和成因的基础上,初步判断硬结皮质文物的特征、成因以及内部纤维和外部物理特征的变化,并通过模拟皮质文物硬结老化的条件,试用加脂这一方法对其进行修复改善,最后采用科学手段检测硬结皮质文物加脂前后的力学指标,明确保护修复结果,并运用到皮质文物的前期保护当中,实现皮质文物的预防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