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由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其中悬架是汽车结构中重要的构件,其性能对整车的乘坐舒适性和安全性起着主要的作用,尤其是悬架后扭力梁因价格低廉结构简单实用在紧凑型家用轿车中得到普遍应用。车辆运行时,来自于路面激励的作用直接传递到悬架后扭力梁上,会发生疲劳损伤,影响其使用寿命。目前,很多厂家进行大量的实验来求疲劳寿命,费用大,时间长。现有部分人尝试采用理论和数值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探讨,但只局限于单个因素,没有联合实验结果和数值计算再对其进行系统分析。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采用疲劳寿命理论分析、有限元和实验验证方法,对后悬架扭力梁结构进行了分析与优化。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基于疲劳损伤理论,对某车型的后悬架扭力梁进行力学分析,揭示了其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2)基于有限元理论,对后悬架扭力梁模态和准静态下受力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得出其一阶模态偏低,接近于路面激振频率,造成结构强度不足;(3)基于后悬架扭力梁的受力特点,建立了整车刚柔耦合模型,根据实测采集得到的强化路面谱,得到了后悬架扭力梁的各阶模态位移历程;(4)基于疲劳寿命分析理论,结合各阶模态位移历程和材料S-N曲线,分析后悬架扭力梁的疲劳寿命,并进行了实验对比验证;(5)基于疲劳分析结果,对后悬架扭力梁的结构和悬架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的悬架扭力梁的寿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