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查干敖包庙地处苏尼特左旗靠近中蒙边境的查干敖包苏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所处的环境,自清末至民国、蒙疆政权时期,很少受到外部势力的影响,因此具有典型的牧业区藏传佛教寺院的特点。 本文主要根据遗留性史料——20世纪三四十年代查干敖包庙档案及地方史志资料等,对查干敖包庙的喇嘛沙毕纳尔、经营状况、经营模式及其教育、医学等进行综合研究,试图探寻牧业区藏传佛教寺院独特的演变轨迹、藏传佛教寺院与盟旗社会的复杂关系。 全文由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前言包括选题意义、前人研究成果、史料综述、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等内容。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查干敖包庙沿革与组织系统”,介绍查干敖包庙的沿革、历世葛根及其组织系统;第二章“查干敖包庙的喇嘛、及沙毕纳尔”,通过对三四十年代查干敖包庙档案进行梳理、统计,展现该庙喇嘛及沙毕纳尔的真实情况;第三章“查干敖包庙的经济状况及其来源”,通过对查干敖包庙的收入及其来源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概述这一时期查干敖包庙的经营状况。第四章“查干敖包庙的寺院教育及医学”,阐述查干敖包庙的寺院教育、医学及其发展;第五章“查干敖包庙的改革及与盟旗的社会关系”,论述蒙疆政权时期的宗教改革政策、措施及查干敖包庙的改革,探讨查干敖包庙与盟旗社会的关系。结语简要总结全文,提出本论文的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