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长期以来,AF治疗主要依赖药物,但疗效并不理想。近来随着人们对AF机制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发现心房—肺静脉之间的电传导在AF的触发和驱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以肺静脉隔离为核心的各种消融治疗AF的方法不断改进,疗效不断提高,为治疗AF展示了光明的前景。然而是否所有的患者都必须采用固定的方案隔离4根肺静脉,如何发现和消融肺静脉以外起源的异位激动对于优化手术方案、提高成功率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非接触式心内膜标测系统(Ensite 3000),利用它的四维(空间+时间)标测技术和导航记忆功能,实时连续记录AF时心内膜电激动方式及传导路径,根据电传导特点和规律,针对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消融,并对疗效相关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 目的: 应用Ensite 3000系统确定不同类型AF的电激动方式和传导路径,探讨应用个体化消融方法治疗AF的疗效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52例药物治疗无效的AF患者,其中阵发性AF 39例,持续性AF 11例,永久性AF 2例。男性44例,女性8例,年龄22~69岁(平均51.1±10.9岁)。术前经食管超声和/或UFCT检查排除左心房血栓,并给予充分抗凝。采用常规电生理标测方法放置冠状窦电极和希氏束电极后,行房间隔穿刺,将多电极矩阵(球囊)置于左心房中央,利用消融导管和球囊完成左心房的三维重建。记录自发的或诱发的AF 60 s,依记录的AF时心内膜等电位变化情况确定电激动方式和传导路径的特点指导消融,术中监测电激动方式和传导路径的变化,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