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病-证-势”三辨诊疗模式分析认为湿热瘀结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共性病机,通过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方法,运用温阳清化法治疗该疾病的临床观察,评价该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为该疗法和“病-证-势”三辨诊疗模式的临床推广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每组入组病例各44例。观察组以温阳清化法治疗,对照组以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法治疗。12天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经期停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局部体征、疼痛VAS评分、生存质量的变化,停药3月后下腹及腰骶痛复发情况。利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在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评分、综合积分、疼痛VAS评分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说明温阳清化法和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均有显著疗效。2.两组治疗前后自身生存质量比较,观察组在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四个领域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生理领域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心理、社会关系、环境三个领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改善,且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在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评分、综合积分、疼痛VAS评分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症状、体征和缓解疼痛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4.停药后3月随访,观察组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消失病例4例,复发0例,复发率为0.0%,对照组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消失病例3例,复发2例,复发率为66.7%,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尚不能认为两种治疗方案的复发率存在差异。结论温阳清化法和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法对改善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症状、体征并缓解疼痛均有显著疗效,且前者疗效优于后者。运用温阳清化法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将“病-证-势”三辨诊疗模式引入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诊疗中有利于该病的诊治,可考虑将该模式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