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肉羊产业是我国传统产业,我国各个主产省份拥有巨大的羊存栏、产量,近年来受到羊价格不景气、生产成本上升、进口羊肉冲击的影响,我国养羊业十分低迷。由于我国的养殖模式主要以散养为主,养殖户极易受肉羊价格、相关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羊养殖科技含量成为产业提升竞争力、应对进口产品冲击的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首先聚焦中国与澳大利亚羊产业现状,分析了存栏量、羊肉产量、贸易、规模化状况等,并且重点使用绵羊生产环节的成本收益数据进行分类对比。测算中澳两国绵羊生产的经济效率,根据历年数据测算了全要素生产率。依据散养户仍是我国养殖户主体的现状,分析了散养肉羊成本收益以及经济效率、全要素生产率。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一系列的政策建议。(1)通过对中澳肉羊产业生产、贸易以及国际竞争力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羊产业仍处于散养为主要养殖模式的阶段,虽然存栏量、出栏量远高于澳大利亚,但我国目前处于净进口的状态。澳大利亚无论是活羊还是鲜冻羊肉都是世界出口大国。我国目前规模化程度较低,不同地域规模化程度以及发展速度明显不同,中东部优势产区规模化程度最高。澳大利亚绵羊养殖主要以规模化养殖为主。通过分析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显性竞争优势指数三大竞争力指标,本文发现澳大利亚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极强的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明显。中国与澳大利亚相比不具有竞争优势。(2)通过对比中澳绵羊生产环节的成本收益数据,本文发现无论是本种绵羊还是改良绵羊,我国绵羊成本构成更加集中,人工成本与饲草料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大,两者远远高于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绵羊在总成本构成则较为分散,机械使用相关费用、服务费用以及资金利息三个方面高于中国,差异主要体现了两国不同的资源禀赋以及畜牧业发展水平。(3)通过构建超效率SBM模型,本文测算了中澳两国绵羊养殖经济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经济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具有相对性。研究结果表明2016年澳大利亚绵羊经济效率均明显高于中国本种绵羊、改良绵羊养殖平均经济效率。与我国本种绵羊相比,澳大利亚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不断提高的状态,综合技术效率不断提高是主要因素,而导致综合技术效率改善的主要因素是规模效率,年均约增长3.12%。与改良绵羊相比,澳大利亚主产州绵羊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处于下降的状态。我国本种绵羊主产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处于衰退的状态,阻碍中国本种绵羊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我国改良绵羊主产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处于提升的状态,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处于提升的状态,而纯技术效率小于1,说明管理环节是制约我国改良绵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缺乏科学化养殖、科学化管理导致效率损失。(4)通过分析我国七个肉羊省份经济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2016年经济效率处于前沿面的省份是河北、新疆,但河南、陕西经济效率接近1,山东、宁夏经济效率与前沿面有较大的差距。而我国肉羊全要素生产率经历了波动上升又下降的过程,导致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技术退步。使用Tobit模型回归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在众多显著的影响因素中,肉羊产业自身发展是导致散养肉羊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以及技术退步的主要因素,这表明近年来尽管我国肉羊产业在不断追求适度规模,但是高投入低效率仍是我国散养肉羊生产现状。依据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促进技术进步,推进肉羊规模化养殖,提高肉羊生产效率,注重品牌建设,发展高端羊肉产品,提高补贴力度,扶植肉羊产业,加快推进肉羊产业化经营步伐,提高成本管控能力等措施,以提高我国肉羊产业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