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元恺是清初常州(武进)籍词人中最重要的一位,清顺治十七年(1660)举人,第二年因“奏销案”忽遭诖误,侘傺不自得,激昂哀感,悉寓于词,有《苍梧词》十二卷。《全清词·顺康卷》收《苍梧词》共693首,数量相当可观。严迪昌《清词史》谓“《苍梧》一集实乃阳羡词风的一翼”,“山水、怀古、抒情、记事均有不少独见奇崛的佳篇”,“在当时题咏《苍梧》的作家之多也仅次于对陈维崧的《迦陵词》的吟赞”。本文以董元恺的家谱《董氏家乘》为基础,探讨董元恺深厚文学功底的家族渊源,联系道家文化、民俗文化、吴越地域文化来分析与阐释董元恺《苍梧词》的文化意义,从而透过董元恺的词作来了解清初的社会文化。绪论部分,简单介绍了董元恺《苍梧词》的研究价值、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主体部分由以下四个章节进一步展开:第一章,以董元恺的家谱《董氏家乘》为基础,梳理董元恺的生平,探讨董元恺深厚文学功底的家族渊源,并且指出其填词创作深受其叔董文骥、其兄董以宁的影响。第二章,主要从道家文化的角度对董元恺《苍梧词》进行阐释,其中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苍梧词》流露出的道家思想意识,即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兴亡如梦的迷茫惆怅;其二是《苍梧词》表现出的道家审美倾向,追求以自然为美、以清淡为美;其三是《苍梧词》描绘出的道家生活方式,既有寄情于山水自然,又有逍遥于闲适怡乐。第三章,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董元恺《苍梧词》进行阐释,其中既有岁时节日民俗,又有人生礼仪民俗,生动地反映了清初社会的民俗生活现状。第四章,从吴越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董元恺《苍梧词》描绘了吴越人独特的居住环境和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