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对象是孟浩然田园诗歌英译的象似性体现。孟浩然在中国诗歌界享有盛誊,许渊冲又是唐诗宋词英译的唯一人,所以本文以许渊冲翻译的唐诗三百首中孟浩然的诗为例,运用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来分析许渊冲是如何运用象似性理论对孟浩然的诗歌进行英译的。诗歌中象似性不是很清晰明显,对其的研究也不是很多,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唐诗翻译中所采用的象似性原理,来丰富读者对象似性原理的认识,告知读者,象似性不仅体现在自然语言中,也在文学语言中,特别是诗歌中也有良好的体现。本文主要从语言任意性和象似性争论的发展,象似性的分类和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原则,来具体分析象似性在孟浩然的诗歌及其翻译中是如何运用和体现的,对前人的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指明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空白,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收集了许渊冲唐诗翻译的唐诗三百首中孟浩然的所有诗歌,然后根据象似性的原则,对诗歌这种特殊文体及其英译版本进行主题,音韵节奏,意象等各个层面的深入分析,以探查诗歌的语言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象似性在诗歌中运用所产生的特殊修辞效果。通过对孟浩然的诗歌中象似性的分析,可以得知在汉语诗歌英译时保留原诗中象似性是十分重要的。译者在翻译原诗时要使用象似性体现原诗中韵律、形式和意象所反映诗的意义。这样原诗的意义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论文深入探讨诗人如何运用语言,使读者更好的体会其意图,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通过识别诗文中各种象似性的表现及其重要性,阐明象似性这一理论对中国唐诗英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修辞手法。诗歌的语言形式不光模仿现实世界中具体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模仿入的经验、情感和思想。进一步说明形式与意义之间存在象似性,语言结构与世界结构之间存在象似性。本文的研究能够使人们对象似性在诗歌中运用及其效果有个大致的了解,并认识象似性对于诗歌艺术性营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本研究可为以后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