舱外航天服手臂关节阻尼力矩测试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bo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舟六号已成功完成“两人多天”飞行,预计明年发射的神舟七号将实现航天员的舱外行走。神六总顾问戚发轫说:“神七将在神六的基础上解决两大难题,舱外航天服(神六是舱内服)和气闸舱。”目前舱外服的设计加工已基本完成,但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全面的地面测试。舱外服较舱内服的难点在于提供更多防护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活动性能,以保证航天员顺利完成舱外作业任务,因此航天服活动性,特别是上肢活动性测试装置是必不可少的。2002年德宇航-哈工大联合实验室与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合作,研制出国内第一套舱内航天服手臂关节力矩测试装置。本课题保持其机械和硬件部分不变,主要解决五自由度舱外服手臂(舱内为三自由度)的运动学和静力学算法问题,并对软件部分进行扩展,使其同时具备对舱内/外航天服手臂的测试能力。由于航天服手臂长度不是常值,而是肘关节角度的正切函数,因此无法采用解析方法求解其逆运动学,而舱外服手臂较舱内多两个自由度又使得在舱内所采用的查表法在算法原理、内存占用量和计算量上均无法满足舱外服的要求。本文通过将位置、姿态转换为相对误差并同时进行控制的方法解决了算法原理问题;通过将表的生成和查询分为前四关节和第五关节两个独立的部分,使内存占用量和计算量仅为舱内的几十分之一,从而解决了算法可行性和实时性的问题。通过图形工作站验证,该算法在计算精度和实时性上均能满足测试系统的要求。舱外服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手臂各段质量较大,因此在计算关节阻尼时必须对其进行重力补偿。本文采用简化模型和实验校正的方法完成了手臂各段质量和质心位置的确定,采用迭代的牛顿-欧拉动力学公式完成了其重力补偿,另外本文还对测量机器人卡具进行了补偿,实验证明效果良好。本文最后进行了舱外航天服手臂关节阻尼力矩实验。给出了额定工作气压下航天服手臂各关节单次装卡、两次测量的关节角度-阻尼力矩曲线,并分析了其重复测量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及改善措施等。随后给出了采用单关节测量装置的测量结果,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膜技术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后在各个工业领域中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众所周知,人类社会水资源日益短缺,并且水资源浪费现象又特别严重,水资源的再生利用是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膜产品在污水处理等水资源的再生利用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是一种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技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必须提供交货快、质量高、成本低和服务好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这样对于膜产品在生
履带车辆是一种在军事、农工、建造等领域广泛使用的特种车辆,特别在国防军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因为其结构复杂,行驶环境通常较为恶劣,如果采用前人的经验或者实
很长时间以来,小学科学作为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存在,它散发着较强的理性光芒,具有缜密的逻辑思维,青睐简洁的语言表达.在旁人看来,它仿佛是一个不解风情的钢铁直男,时时刻刻
期刊
我国的钢铁产量居世界首位,其中棒材部分占了较大的比重。由于棒材加工工艺以及棒材自身的特点,使得棒材的自动计数问题难以解决。目前,国内大多数棒材生产厂家主要采用人工计数
随着高速公路的大力兴建以及汽车技术的进步,汽车行驶速度得以大大提高。在高速公路上以100krn/h以上的车速行驶的汽车上已经很多。随着车速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因素影响汽
机器人制孔系统因其低成本、高效率、高柔性的优势,在飞机制造装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串联机器人由于自身结构刚性较弱,在加工外力的作用下易产生变形,影响其终端执行器
气旋流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如,离心分离器、非接触式搬运装置等)。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气旋流原理的气旋流发生器的基本结构并对其关键参数展开研究。首先,本文详细阐述了气旋流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提出它的关键结构参数和使用参数,并以旋腔高度(结构参数)和供给流量(使用参数)作为本文的考察及优化设计的对象。同时,在前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气旋流发生器的三个性能评价指标:最大作用力、作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平顺性和低噪声是现代汽车的一个重要标志。性能良好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不仅可以减少动力总
针对目前国产6.3MPa以上高压气体涡轮流量计产品的技术空缺,设计开发了一种带双高频脉冲输出的机械式气体涡轮流量计,样机通径为DN80。论文先采用功能分析法对设计进行论述,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