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已经和人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对传统的社区治理方式也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将信息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应用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过程中,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更加个性化的公共服务。社区公共服务作为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和发展需要的重要抓手,直接体现了智慧社区服务于民的宗旨与要求。而作为社区公共服务的重要物质载体,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及社区工作者对智慧社区建设的评价。智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仅关系到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还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领域,是我国公共服务资源是否进行合理配置的重要体现。为了满足社区公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提高社区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完善智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关配套体系,为社区内的居民和工作者们提供更加舒适、贴心的生产和生活服务,才能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提高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满意度。首先,以智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阐述了进行智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测评的目的与意义,对国内外智慧社区的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从智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相关特征、主要内容、行为主体与服务对象出发,在智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测评中引入顾客满意度理论,通过对智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众满意度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建立了智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满意度的理论基础;最后构建出智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以江苏省泰州市的几个智慧社区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发放网络问卷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和处理相关数据,对该指数模型进行检验与修正,并根据最终得到的结果提出提高智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满意度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