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结晶,将代代传承的精华融为一体,涵盖历史、思想、哲学乃至医学、音乐等诸多类别,是各民族的智慧宝库。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文化复兴,国学复兴,在国学所包含的内容中,古诗词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我们代代传诵的经典。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教学中教材的选用也趋于多种多样,力求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将学习内容与时代接轨。《新学堂歌》是一本全部以中国古诗词为歌词的歌曲集,全书共计五十首曲目,由谷建芬老师历经十余年编著而成,期间多次修改,力求与时代相接适应当代儿童发展,书中选取的诗词均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本文中选择《新学堂歌》进行研究,探索其应用与小学音乐教学的适配性,通过对本书内容的研究分析认为其作为增补教材进入到小学音乐课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新学堂歌》与学堂乐歌相较同为给孩子们唱的歌,却是全然不同的写作方法,亦是因不同的社会需求而产生,《新学堂歌》是为传承中华文化、让新时代的孩子们有歌可唱而生。作者谷建芬在这本书中为古诗词配以优美而富有鲜明特征的旋律,使其从书中走出,变成围绕在孩子们身边朗朗上口的歌曲,将众多传统元素运用其中,这样的改编不仅仅赋予了这些歌曲深厚的研究价值,也为文化和古诗词的广泛传播增添了新的途径。目前呼和浩特市小学音乐教学要求以及使用教材是依据《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本文中简称《标准》)制定的,从2011年出台到2020年已使用了九年,对于时下新颁布的一些要求无法在《标准》中一一体现,这就需要一些补充性教材的使用来及时跟进,鉴于《新学堂歌》这本曲集在使用中呈现的应用多样性,使其不仅可以在音乐课上使用,在音乐二课堂以及学校艺术活动中同样非常适用,本文围绕《新学堂歌》作为增补教材的可行性展开论述,对于课堂和二课堂的适用性均有研究,统称为在小学音乐课的可行性探究。根据近年来国家对于文化传承的要求,教育部鼓励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并举办了一系列相关活动,《新学堂歌》是由国家资金扶持出版的、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展开创作的,呼应时代需求,在创作完成后的在儿童当中初期使用中反响较好,获得孩子们的喜爱,好评如潮。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小学音乐教学现状、教材的使用情况以及教材的适用性的大致调查,对《新学堂歌》进行深入分析并将其与现今呼和浩特市小学音乐教材进行对接,发掘将其作为补充性教材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并进行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