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纤维废料作为碳源制备细菌纤维素及其应用的研究

来源 :齐鲁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gu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纤维素具有纳米级、高纯度、高结晶度、高持水性等优良特性,由于具有这些优良的特性,使其广泛应用在食品、造纸、医药和生物化工等领域。但是由于利用单糖等合成或半合成培养基作为碳源,制备细菌纤维成本太高,限制其规模化生产。寻找价格低廉的天然培养基,是实现规模化生产细菌纤维素的突破口。杨木木屑是一种纤维素废料,来源广且价格低廉,最主要的是纤维素含量高。因此,以风干的杨木为原料,通过粉碎,稀硫酸预处理,用纤维素酶进行酶解,酶解液经适当的脱毒处理用于木醋杆菌发酵细菌纤维素。对木屑的纤维素酶水解特性进行了研究,探究利用杨木木屑酶解液发酵细菌纤维素的可行性。通过将制备的细菌纤维素添加到纸张中,探究了细菌纤维素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用纤维素酶处理经稀硫酸预处理的木屑,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酶用量、pH值、温度、时间对纤维素酶水解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探究了纤维素酶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水解的最佳条件为,酶用量为50FPU/g,温度50~?C,PH值4.5,60 h。用活性炭对水解液解液进行脱毒,在脱毒过程中,重点考察了活性炭用量、pH值、时间、温度对活性炭脱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脱毒的条件为活性炭的用量为3%,温度40~?C,pH值5,30 min。通过探究水解液脱毒前后对细菌纤维素产量,持水性和复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毒的酶解液作为碳源时其产量,持水率和复水率均高于其他两种碳源制备细菌纤维素。选用杨木木屑水解液为发酵基质,利用木醋杆菌发酵制备细菌纤维素。研究还原糖浓度、初始pH值、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细菌纤维素产量、持水性和复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细菌纤维素的适宜条件为:杨木木屑水解液还原糖浓度为2.5%,初始pH为6.0,接种量为6%,发酵时间6 d,发酵温度30~?C,在此条件下,细菌纤维素产量为3.14 g/L,持水性为98.72%,复水率为86.69%。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法等技术分析了所制备的细菌纤维素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超微细网状结构,且产物中含有的基团与纤维素结构相符合,细菌纤维素的晶型为纤维素Ⅰ型,细菌纤维素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首先对细菌纤维素的湿膜进行匀浆处理,然后添加到杨木纸浆中进行抄纸,探究细菌纤维素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纤维素对纸张性能有明显的改变,纸张的抗张强度,耐破度和撕裂度都有显著提高,当BC用量为3%时,这三个物理性能达到最大,此情况下,细菌纤维素对低打浆度的纸浆影响较大。
其他文献
小额信贷,又称“微型信贷”,是一种新型金融制度,是专门为特定目标群体提供的一种创新的金融服务。小额信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引入我国,在国家、央行和地方银行的大力推行下,规模不断扩大,为解决我国农村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本文将“三农”问题与小额信贷两个要素结合起来研究,对解决内江市小额信贷对支持“三农”发展存在的问题、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现状→问题→对策的研究思路,
近年来,多孔聚合物膜材料在水处理、气体分离、能源和医药生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多种制备聚合物多孔膜的方法中,蒸气诱导相分离法(VIPS)因其工艺简便以及良好的可控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修正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的疗效及体会。方法:对28例复发性鼻息肉患者在我院行鼻内窥镜修正性手术治疗。术中采用Messerklinger技术,根据CT所见及术中情况相应
提出了棉花品种主要性状多点试验总平均数综合分析的模糊评判方法。方法首先确定影响品种的主要因素,再对其进行分级,并根据其重要程度赋予权系数,最后计算各因素对各分隶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