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友章教授应用五脏相关学说论治银屑病经验总结及初步实验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hhgzj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银屑病是一种病因不明,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为当前国内外皮肤科学领域的重点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措施,中医药治疗本病显示出了独特的疗效与优势。五脏相关学说是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在多年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创新意义中医理论学说,其来自临床实践,经过科学的研究验证,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实践。五脏相关学说在解释临床复杂病机时具有重视整体、层次分明、标本兼顾的特点,使其在解决疑难杂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刘友章教授作为邓铁涛教授的入室弟子,继承发展其学说,临床上应用五脏相关学说论治多种疑难病,均取得较好疗效。本研究旨在总结、传承和发扬刘友章教授应用五脏相关学说治疗银屑病的经验特色。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总结、实验研究三种形式,进行系统整理与研究刘友章教授运用五脏相关学说论治银屑病学术思想和学术经验。第一部分,通过文献整理与回顾,系统总结银屑病的中医学源流与辨证论治思路与方法的研究进展。第二部分,通过检索刘友章教授五脏相关学说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文献,总结其五脏相关学说研究成果。具体包括“中医脾——线粒体相关学”说提出以及其应用于重症肌无力、胃溃疡等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肝脾相关理论应用于肝硬化与肝硬化腹水、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脾肾相关理论应用于重症肌无力、骨质疏松、阿尔兹海默病的临床研究;肝脾肾相关理论运用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研究。第三部分,基于跟诊学习、医案收集与分析、文献检索,归纳刘友章教授应用五脏相关学说论治银屑病的临证经验。第四部分,实验研究。通过观察刘友章教授创制的刘氏清屑方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模型的组织病理和血清IL-6、IFN-γ水平的影响,探讨刘氏清屑方治疗银屑病的可能机制。具体方法为,选用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空白组背部无毛区每日涂抹凡士林,模型组及对照组、中药各剂量组背部无毛区涂以5%咪喹莫特乳膏,连续8天;空白组及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各组分别给予雷公藤多苷片、中药高中低剂量灌胃,连续8天,每天一次。末次给药3h后采血,ELISA法检测血清IL-6、IFN-γ的水平。小鼠脱臼处死,取背部皮损制作石蜡切片行HE染色观察。结果刘友章教授认为银屑病虽病发于皮肤,但与五脏相关。五脏之中,肺脾肝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在治疗上,刘友章教授强调祛邪为先,内外并重;在用药上,清补结合,尤善用岭南草药。动物实验方面,刘氏清屑方可显著降低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模型血清IL-6、IFN-γ水平。结论刘友章教授应用五脏相关学说为指导治疗银屑病,强调其肺脾肝相关的病因病机,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以五脏相关为指导创制的刘氏清屑方对小鼠银屑病样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IL-6、IFN-γ所介导的炎症反应与表皮过度增殖。
其他文献
摘要: 油用牡丹因牡丹籽含油率達22%,牡丹籽油核心成分α-亚麻酸含量42%、亚油酸含量28%,并且还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质,从2012年起在全国得到迅猛发展。本文通过田间试验,详细研究了油用牡丹在南充地区的栽植成活率、生长特性、单位产量等,并开展了育苗试验,得出了油用牡丹在南充地区的栽植成活率可达90%以上,亩产量75 kg,出苗率可达85.2%的试验结果。  关键词: 南充地区; 油用牡丹; 栽
近些年来,许多国家都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禽流感疫情,而且出现周期性爆发的现象。禽流感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科学研究表明[1],候鸟的迁徙和禽流感的爆
在日光温室中,对刺五加组培苗进行移栽炼苗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自然光照射4天,打开瓶口并敷上一层纱布后,再经3天充分的炼苗可以提高成活率;组培苗移栽的适宜时期为11月一翌年3月;
在全光喷雾的条件下,采用随机试验法研究两种常用生根促进剂及插穗木质化程度的对中山柏扦插成活率的影响,其结果表明:中山柏扦插以生根促进剂吲哚丁酸:荼乙酸=1∶1配合半木质
目的研究用15L转瓶培养非洲绿猴肾传代细胞(Vero细胞)生产纯化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疫苗的工艺,提高乙脑疫苗的质量。方法用15L转瓶培养Vero细胞和扩增乙脑病毒,病毒经过灭活、浓缩、硫酸
采用柳树枝桠材制得的片状刨花制备木质刨花板;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施胶量、预设密度以及石蜡添加量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设密度对静曲强度和静曲弹性模
对彰武沙地4种典型立地条件下,6年生人工刺榆围栏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平缓沙地、丘间低地和固定沙丘下部,刺榆的生长比较稳定,造林保存率均在80%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