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柏林人》是短篇小说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但是多年以来,詹姆士·乔伊斯撰写的其他作品掩盖了它的光辉。小说出版耗时十年之久。直到最近半个世纪,该小说才开始引起专业评论家的重视。乔伊斯意图通过作品的各个方面,再现都柏林的真实面貌。只有通过多角度阅读,才可以把握精髓。本论文试着从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叙事学和商品化四个角度解读乔伊斯笔下的都柏林城。
在爱尔兰历史上小说集《都柏林人》第一次展示了处于后殖民时代的都柏林城。爱尔兰过去的殖民史引发了大面积的贫困。为了生存,爱尔兰人先后放弃了自己和民族的尊严。当地的盖尔语也被英语全盘代替。囿于自身的局限性,爱尔兰民族主义者无法带领整个民族走出困境。
早在女权主义先驱者之前,乔伊斯就指出性别是个人选择和社会形成的综合产物。《都柏林人》中妇女处于男权至上的都柏林城,温顺地服侍她们的父亲和丈夫,成了“奴隶的仆人”。屈从传统女性角色的女人,最后不是失语发疯,就是默默死去。选择跟男人激烈对抗的女人,则徒劳无功。与此同时,爱尔兰男人试图通过酗酒、施暴、甚至卖国来力图恢复失去的男性角色。
叙事学大师马福德·让在最近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外在框架和内在情节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其中没有叙述的内化故事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认知过程。鉴于《都柏林人》中没有一个故事情节连贯、结构紧凑。借助叙事学理论,故事中漏掉的内在情节有助于分析该作品中的人物心理历程。
整个作品描述了一个商品化的现代社会,读者在文中可以看到各类最新商品,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最特殊的商品一劳动力。它为小艾芙林这样的爱尔兰女人打开了一扇逃避的门。推开这扇门,爱尔兰男人不是走得太远—从事不道德的交易,就是关上门,在酒盅里回忆昔日的时光。
通过以上四个角度的分析,本文认为都柏林城就是“瘫痪的中心”。《都柏林人》结构精巧,委婉含蓄,如一面精致的镜子。透过它,爱尔兰人民看到了自己国家的屈辱历史、扭曲的民族性别、饱受的精神磨难以及崇尚的物质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