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现有研究论证了合理流动有助于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然而现有幼儿教师流动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不利于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从整体上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园所性质幼儿教师流动现状、分析其原因并寻找有效解决策略,对于保证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从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法、比较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幼儿教师流动现状进行研究。在研究中,运用spss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对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和文本分析,并以角色理论为分析依据,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我国幼儿教师流动现状整体处于失衡状态。流动次数上:不同城市之间和公办园之间幼儿教师流动次数差异性不大,不同民办幼儿园之间幼儿教师流动次数差异性较大,均超出正常范围;流动态度上:不同城市之间呈现由东向西递增的趋势,不同园所性质中民办园幼儿教师比公办园幼儿教师更有流动的意向;流动倾向上:不同城市有流动倾向的幼儿教师比重超过50%,其中,公办园高于民办园,均呈现由东向西递增的趋势,且倾向于转行的幼儿教师比重呈现相同的趋势;流动态度和流动倾向对流动次数的影响上:幼儿教师流动次数受流动态度和流动次数的影响较大。通过人口统计学分析,幼儿教师流动现状呈现以下几点特征。(1)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中青年幼儿教师流动性较大。(2)教龄在3-5年的幼儿教师流动性较大。(3)高学历和高职称的幼儿教师流动性较大。(4)未婚幼儿教师流动性较大。(5)流动次数和流动态度在不同工资水平上均呈现显著差异性的特征。通过对幼儿教师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在影响因素上不同地区不同园所性质中间存在侧重点差异性。其次,从社会学角色理论角度分析幼儿教师现有流动状况,发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幼儿教师职业身份的专业性社会认可低、要求高以及幼儿教师自我认识模糊三方面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冲突而导致幼儿教师流动行为的频繁发生。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幼儿教师社会认可度低。(2)政府对幼儿教师职业身份专业性的认定制度不完善。(3)幼儿教师社会待遇低。(4)社会对幼儿教师专业性要求高。(5)幼儿园制度环境缺失。(6)幼儿教师自我职业身份认识模糊。最后,依据前面的研究与分析给出以下建议性策略:1、政府层面:制度上明确幼儿教师职业身份专业性;增加幼儿教师入编机会;明确幼儿教师工资水平提高幼儿教师待遇;各地方政府立足本地实际制定实施幼儿教师相关制度,提高政府作为的有效性。2、幼儿层面:幼儿园内部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严格幼儿园招聘制度以保证幼儿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规范幼儿园工作分配制度,保证幼儿教师工作时间;完善评价奖励制度,合理引导幼儿教师发展方向;公平幼儿教师培养制度;平衡幼儿教师待遇等。3、幼儿教师自身层面:努力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自身对职业的热爱;树立一定的职业专业发展理想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