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是仕女画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在社会风气、审美与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仕女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仕女画的表现风格与创作程式日趋完善。《雍正十二美人图》是创作于清初的一套十二幅美人屏风画,由佚名的宫廷画师创作,所画美人典雅贤淑,设色明艳和谐,配景细致工整,是明末清初极具代表性的仕女画作品。目前学术界对于仕女画的风格特点有一定的研究,但大多以唐代仕女画为重心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明清时期仕女画的论文中较少有以一幅作品为视点论述整个历史时期仕女画艺术特点的文章。本文在图像学的基础上,运用美术学、美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以《雍正十二美人图》为视点,探讨明清时期仕女画艺术特点的表现方式,以及其艺术特点形成的审美风格、社会文化与男性心理等层面的原因。本文首先对《雍正十二美人图》的画面构成进行分析,从构图、人物造型与色彩三个角度剖析画面特点,为后续的论述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将《雍正十二美人图》与郎世宁和焦秉贞绘画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明清仕女画的中西融合的特点。接着将《雍正十二美人图》与清代仕女画家费丹旭的仕女画作品进行比较,探讨明清仕女画的病态美特点并剖析其原因。然后将明清仕女画作品与前代的仕女画作品进行比较,从绘画描绘对象的阶级性、神话题材的世俗化等角度论述明清仕女画的世俗化倾向,并阐述《雍正十二美人图》中描绘的物品的世俗隐喻。最后通过对《雍正十二美人图》画面中出现的笔墨纸砚、诗与画面的对应以及《雍正十二美人图》与《美人谱》等文学作品的联系三个角度来论述明清仕女画的书卷气特征。从而对明清时期仕女画的艺术特点有了更加深刻与具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