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一:大口黑鲈饲料中2种动物性蛋白源替代鱼粉的研究本实验旨在探究大口黑鲈饲料中鸡血浆蛋白粉和水解鸡血球粉替代鱼粉的可行性及适宜的替代水平。以饲料中配比51%的鱼粉用作对照,命名为FM组,分别用鸡血浆蛋白粉(CPP)和水解鸡血球粉(CHP)替代鱼粉,替代水平分别设置为9.80%、19.61%和29.41%,各替代组分别命名为PP1(9.80%)、PP2(19.61%)、PP3(29.41%)、HP1(9.80%)、HP2(19.61%)和HP3(29.41%),共制作7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每种饲料设3重复,每个重复25尾鱼[初始体重为(49.47±0.07)g],经84d(12周)的饲养后对生长性能、体组成和非特异性免疫等方面的指标加以比较。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两种动物性蛋白源鱼粉替代水平的升高,各替代组的特定生长率均逐渐下降,只有PP1组与FM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组均显著小于FM组(P<0.05)。鸡血浆粉各替代组中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鸡血球粉各组呈现一直下降的趋势,其中PP1、PP2和HP1组的饲料效率与FM组无显著差异(P>0.05)。全鱼粗蛋白质含量PP1、HP1与FM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替代组(P<0.05)。鸡血浆粉和鸡血球粉各替代组血清溶菌酶活性随着鱼粉替代水平的升高而下降,PP1、PP2和HP1组与FM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P2组血清补体活性与FM组无显著差异。以特定生长率为评定指标,鸡血浆粉9.80%替代组与全鱼粉组差异不显著,但以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沉积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为评定指标,鸡血浆粉替代饲料中19.61%鱼粉,鸡血球粉替代9.80%的鱼粉均未对大口黑鲈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可知,大口黑鲈饲料中鸡血浆粉适宜的鱼粉替代水平为9.80%~19.61%,鸡血球粉适宜的鱼粉替代水平在9.80%以内。实验二:大口黑鲈饲料中4种豆粕的营养价值评定为了评定去皮豆粕(DSM)、发酵豆粕Ⅰ(FSMⅠ)、发酵豆粕Ⅱ(FSMⅡ)和酶解豆粕(EDSM)在大口黑鲈饲料中的营养价值,在检测上述4种豆粕相关成分的基础上,将其以等氮水平配比到饲料中,配制成4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每种饲料设置3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初始体重为(32.38±0.01)g],经67d饲养后对生长性能、体组成、非特异性免疫和肠道形态结构方面的指标加以比较。结果表明:EDSM组的终末体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FSMⅠ组(P<0.05),FSMⅠ组显著高于DSM组和FSMⅡ组(P<0.05),而DSM组和FSMⅡ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EDSM组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FSMⅠ组(P<0.05),FSMⅠ组与FSM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DSM组(P<0.05);DSM组的饲料效率与FSM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蛋白质消化率显著低于FSMⅡ组(P<0.05)。各处理组间的全鱼和肌肉的粗蛋白质含量和肌肉的粗脂肪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DSM组全鱼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EDSM组和FSMⅠ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FSMⅡ组和DSM组(P<0.05),FSMⅡ组和DSM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DSM组血清补体活性显著低于FSMⅠ和EDSM组(P<0.05),而与FSM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肠道组织学结构观察显示,DSM组的中肠皱襞排列整齐性劣于其他处理组;后肠皱襞排列极不整齐,黏膜下层变宽,同时后肠皱襞间质变宽,部分上皮细胞结构损坏。EDSM组、FSMⅠ组和FSMⅡ组中肠和后肠结构未见异常。本研究表明:发酵和酶解处理均可去除豆粕中的部分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维持正常的肠道形态结构;发酵豆粕和酶解豆粕在大口黑鲈饲料中的营养价值均优于去皮豆粕,且酶解豆粕营养价值优于发酵豆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