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劳动力市场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要求:要求学校教育从关注知识积累转向关注个体学习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情境学习理论颇受重视。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建构,还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通过社会协商获得知识的意义和身份,情境学习理论关注学习的真实境脉和知识意义协商的空间。本文以此为理论视角,通过分析美国数学课程的改革历史,梳理出数学课程改革中四个互相影响的要素:教材、课标、课堂教学和评价(在评价维度,选取对课标编写有重要影响的NAEP评测为分析对象)。由于EM教材的良好口碑和符合情境学习观的编写理念,本文选择最新版EM教材为分析案例,并通过搭建分析框架,分析探究美国小学数学情境化表现特征。在课标方面,《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通过数学建模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数学任务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数学实践中清晰的表达个人观点和理解他人思维方式的能力,为师生对话的展开和知识意义的协商提供平台(第四章);在教材方面,第四版EM教材关注数学抽象任务的具象表征,关注由非识记任务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教材编写关注学生一题多解和思维表达的能力,为师生、生生对话的展开提供平台(第五章);在课堂方面,数学情境化教学体现在教师关注问题结果在情境中的表达,通过设置情境帮助学生阐述解题思路,促进沟通协商(第六章);在评价方面,NAEP测试关注数学任务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多途径解决数学任务(第七章)。由此观之,美国情境化数学实践为了实现情境学习理论所关注的知识意义协商空间的建构,通过关注数学任务的具象表征方式,强调数学思维的清晰表达和解题思路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