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穴脏相关”是针灸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穴位脏腑相关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从不同方面证明了穴位与脏腑存在相对的特异性联系,并发现穴脏之间存在“一穴多脏、多穴一脏”的网状关系,因此,针对一个病搞清楚“一穴多脏、多穴一脏”的基本规律,是研究腧穴相对特异性的重要方法。“合主逆气而泄”“合治内腑”是穴脏相关的重要内容,本课题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在“五输穴-合穴”、“下合穴”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验制备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模型,从穴脏相关角度,通过对肺经“合穴”、大肠“下合穴”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影响的观察,探讨了“合主逆气而泄”“合治内腑”的内涵,并从脑肠轴角度分析二穴的作用途径与机制,进一步探讨腧穴相对特异性规律。本论文主要分文献研究及实验研究两部分。一、文献研究文献研究一回顾了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穴位脏腑相关方面所做的工作,文献整理发现:肺经穴广泛应用于治疗鼻炎、咽炎、面瘫等头面五官病;头痛、吞咽困难、失语等神经系统疾病;颈肩腰部软组织损伤疾病;痛经等妇科病;乳腺病;慢阻肺、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病及呃逆、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病;尿潴留、遗尿遗精等泌尿生殖系病;尤以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常用,这与“肺和大肠相表里”这一理论相统一同时,我们观察到肺经穴不单单是治疗肺脏及肠腑病变,对胞宫、肾等其他脏腑器官亦有影响,体现了“一经(穴)多脏”的特点。文献研究二通过对合穴、下合穴单、双穴的古代与现代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发现:《难经·六十八难》提出:五输穴“合穴”主“逆气而泄”,但不论是古代文献还是临床研究中并非所有合穴符合“合主逆气而泄”,仅尺泽和足三里有主“逆气而泄”的记载和报道,并且尺泽穴主“逆气而泄”的机制报道也鲜少;下合穴主治内腑病症以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报道较多,委阳、委中、阳陵泉报道较少。当涉及同一腑病时相关合穴和下合穴各自从不同途径发挥作用,如高血压状态下曲池和足三里降压机制不同,胃肠粘膜损伤时足三里、上下巨虚均有作用,然足三里最佳,故此笔者对“合主逆气而泄”的应用产生质疑,认为有必要将主治相似的合穴及下合穴做一对比,以便更明确地使用特异性穴位。文献研究三将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制备进展进行了总结,认为大鼠经济实惠、操作方便、模型类似可选做研究对象,造模方法以气管滴入内毒素配合烟熏较为公认,该方法作用直接,与人类发病机理相似。文献研究四对针灸对微循环的影响做了整理研究,结果显示针灸对人体头面五官、四肢、脏器等部位的微循环均可产生良性改善作用,认为针灸有操作简便安全、作用部位广泛、作用确切持久、具有全身调节作用等多方面优势,并具有穴位特异性。同时发现对于脏器微循环的研究较欠缺,机理研究不够,值得今后进一步加强研究。二、实验研究目的:观察分别电针尺泽穴、上巨虚穴后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及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在肺及各相关脏腑之间的分布规律,从“一穴多脏、多穴一脏”的角度分析“合穴”与“下合穴”效应的不同特点,并从脑肠轴角度探讨二穴的作用途径与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尺泽组、上巨虚组,采用熏香烟配合气管滴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的造模方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尺泽组和上巨虚组从实验周期第2天开始电针针刺治疗,疏密波,频率为2/100Hz交替,强度0.3-0.4mA,以大鼠肌肉微微颤抖为度,留针20min,隔日1次,共治疗12次,整个实验周期为28天,记录实验前后大鼠体重值,用微循环显微检查仪测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管径、血液流态变化,并取肺、结肠、下丘脑、肝、脾组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肺、肠、下丘脑中VIP、肺、肠中TNF-α的含量,比色法测定肝、脾、肺、肠中GSH值。结果:1.体重变化:各组大鼠实验后体重均较实验前明显增加(P<0.01),与正常组相比,实验后其余三组动物体重均显著降低(P<0.01)。2.肠系膜微循环:①微血管管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管径有扩大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尺泽组与上巨虚组管径呈现缩小趋势,无统计学意义;尺泽组与上巨虚组管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②血液流态: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流加快(P<0.05);与模型组相比,尺泽组、上巨虚组血流明显减慢(P<0.01);尺泽组与上巨虚组血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VIP含量变化:各组肺、肠、下丘脑三种组织中,肺中VIP的含量最高(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结肠中VIP含量明显升高(P<0.05),肺及下丘脑中VIP含量有升高趋势;与模型组相比,尺泽组下丘脑中VIP含量降低(P<0.05)。4.TNF-α含量变化:正常组内肺中TNF-α含量明显高于肠(P<0.05)。模型组肺、肠中TNF-α含量均较正常组有升高趋势,尺泽组、上巨虚组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穴位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5.GSH含量变化:组内比较:正常组内肠、脾中GSH含量均高于肺(P<0.01)、肝(P<0.05),肠中GSH含量高于脾(P<0.05);模型组内脾脏GSH含量明显高于肝脏(P<0.01);尺泽组肠中GSH含量高于肺、肝(P<0.05);上巨虚组各脏器GSH无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脾中GSH含量增加,肠中含量减少,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巨虚组肝、肺中GSH含量增加(P<0.05),肠中GSH含量降低(P<0.05);尺泽组、上巨虚组与模型组比较或二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模型组大鼠体重降低,肠系膜微血管血流速度加快、结肠VIP含量增加,脾脏GSH含量增加、结肠GSH含量降低;尺泽组、上巨虚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肠系膜微血管血流速度减慢,尺泽穴可显著降低下丘脑中VIP含量;两穴在肠系膜微循环、VIP、GSH含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2.模型组肠系膜微血管血液流速变化、结肠VIP含量及GSH含量变化均提示本实验COPD肺病模型对肠产生影响,为“肺和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实验依据;尺泽可显著降低下丘脑中VIP含量,而上巨虚影响不显,提示尺泽对COPD模型的良性影响较上巨虚相对广泛,并涉及到脑,分析与本实验的疾病模型有关,因为本实验模型肺部炎症为原发病,肠等其他脏器损伤为继发病,所以《难经·六十八难》提出的“合主逆气而泄”在本实验中体现为肺经合穴对于肺经病变引起的胃肠病比大肠下合穴更为有效,即与原发病关系密切。此结论是否适用于所有合穴尚需我们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