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态环境和生理环境中的阴离子,金属阳离子的浓度含量出现异常时,往往会对环境或生物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荧光探针则是一种用于检测微量离子的新兴的检测方式。荧光探针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化学、生物学、医学乃至环境化学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本论文中,我们应用了3种常见的发色团:荧光素、罗丹明、香豆素,合成了3个针对ClO-,S2-,Cu2+,Ag+的荧光探针。并经由核磁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应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对探针的荧光性质进行了测试,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了相关参数。(1)我们将荧光素内酰肼和水杨醛合成席夫碱型荧光探针FL。该探针对ClO-有很好的响应。当探针FL与ClO-反应后,会出现荧光增强的现象。通过绘制的Job’s plot工作曲线发现,探针FL与ClO-以1:1的比例进行结合。通过探针FL与ClO-的滴定实验,计算得其检测限为2.417μM,络合常数为4.973×107。同时,通过pH梯度的影响实验表明,探针FL具有良好的pH适应性。(2)通过罗丹明B内酰肼与水杨醛反应,再和Cu(NO3)2进行络合,得到了对S2-具有特殊响应的猝灭型荧光探针Rh。该探针本身表现出较强的红荧光,但当与S2-反应后,荧光性被削弱甚至消失。而且,该探针具有良好的裸眼识别效果。通过摩尔比法,我们测定了探针Rh与S2-是以1:1的比例进行反应的。通过滴定实验的数据计算,探针Rh对S2-的检测限为2.053μM,猝灭常数为0.049981。同时探针Rh具备良好的pH适应性。(3)以香豆素为发色团,通过香豆素-3-羧酸和2-氨基-7-甲基-1,8萘啶反应而得到探针Cn。该探针对Cu2+,Ag+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在对Cu2+的响应试验中,不同的阴离子会对体系的荧光性质造成影响。其中,探针Cn与CuCl2反应后,会在590nm附近出现新的特征发射峰;而探针Cn与Cu(NO3)2反应后,主要体现在490nm处的荧光强度减弱。而探针Cn与AgNO3反应后,其特征发射峰会出现红移。通过测试pH梯度对探针Cn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探针具备很好的pH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