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胆碱酯酶的分离纯化及固定化技术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酰胆碱酯酶(AChE)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功能物质。它能够选择性地催化底物乙酰胆碱水解,且其催化活性能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所抑制。利用这一特性,针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测定的胆碱酶抑制快速检测技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乙酰胆碱酯酶的来源问题一直是困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采用进口酶源不但价格较昂贵,而且到货周期较长,难以满足检测过程的需求。此外,由于游离酶性质不稳定,极易失活,不能重复使用,只有固定化酶才具有使用价值。本文主要对AChE的分离纯化及固定化技术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文以胎牛血清为乙酰胆碱酶源,对其进行了分离纯化技术研究。通过采用硫酸铵逐级沉淀、葡聚糖凝胶柱层析、DEAE纤维素柱层析三步分离纯化过程,可得到单点纯的乙酰胆碱酯酶,表现在凝胶电泳上即由硫酸铵沉淀液的4条谱带减少至一条谱带。 其次,本文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固定化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交联法对酶进行固定是一种广泛采用的固定化方法,本文对影响固化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固定化条件,诸如pH值、BSA、GA、明胶的最佳使用浓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经交联法固定的乙酰胆碱酯酶,在室温下放置6个月以后酶活性仍可保持60%以上。但是采用交联法对酶进行固定化过程中必须使用双功能试剂戊二醛,此试剂本身会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较大伤害,所以经固定化以后酶的活力回收率较低。目前,一种光交联试剂聚乙烯醇苯乙烯吡啶(PVA-SbQ)在酶的固定化过程中倍受青睐,本文在实验室合成出PVA-SbQ。经PVA-SbQ固定后的乙酰胆碱酯酶具有较高的活性回收率,而且在室温下放置6个月后,固化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仍可保持初始固化酶活性的70%以上。 第三,本文在纯化出乙酰胆碱酯酶的基础上,对乙酰胆碱酯酶的部分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AChE最适pH值、温度、底物浓度、酶浓度、反应时问、动力学性质、稳定性及化学物质对其活性的影响,为研制测定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的生物传感器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学位
研究灭螺剂氯硝柳胺在鄱阳湖湖滩草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可能的降解中间产物,并对其自然降解规律、机理进行分析探讨。采用现场模拟施药的方式,通过场地选取和现场布置,研究阳光、降水、土质、地势等自然环境因素对氯硝柳胺迁移和自然降解的影响。采集三个连续深度的土壤样品,以甲醇为萃取剂,经超声萃取-真空抽滤-蒸发浓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土壤中的氯硝柳胺及其降解产物。对测定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绘制
土壤污染直接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经过若干物理化学过程,使化合物的数量明显降低,但环境风险并没有因此消失,还有相当数量的污染物滞留在土壤中,随着环境
本研究以贵溪市河潭镇苏门约0.5亩废弃的Cu/Cd复合污染农田为例,在对试验区进行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采用3种不同稳定剂及不同投加比对受污染农田进行修复处理,分析不同稳定剂、不同投加比处理后的土壤Cu/Cd生物有效态含量、Cu/Cd酸浸出含量和有效氮磷含量。通过分析土壤环境指标与肥力指标对小白菜重金属含量以及生长状况的影响,找出影响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而推论出该类型重金属污染土壤复垦的关键
磷化工业的迅速发展给磷石膏的处理利用带来巨大难题,随着磷石膏的排放量每年以千万吨增加,但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程度远不足以消除其对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本文提出利用磷石膏
湿地是当今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被科学家誉为“地球之。肾”,湿地保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湿地和候鸟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