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水产”种养耦合模式是指利用生态学原理以及现代技术手段,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品养殖结合在一起,实现稻鱼、稻虾、稻蟹、稻鳖等共生,种植、养殖相互促进的生态高效综合种养模式。它不仅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稳定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浙江省自2010年以来,开展以稳定粮食生产为主要目的的养鱼稳粮增收工程,大力推进新型稻田养鱼模式(“水稻-水产”种养耦合模式)。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湖州是“水稻-水产”种养耦合模式示范推广的重点区域,几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在实地调研湖州市推广应用“水稻-水产”种养耦合技术的发展条件、发展现状、发展模式等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州市“水稻-水产”种养耦合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更好地推广应用“水稻-水产”种养耦合技术提出了一些建议。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至2013年底,湖州全市共实施稻田种养面积566.4hm2,其中:稻-鳖共生模式187.3hm2,稻-蟹、稻-鳝、稻-蛙等共生模式175.2hm2,稻-虾及其它轮作模式203.9hm2,建立了规模化示范基地5个。通过渔、农民与技术人员的积极探索、总结和推广,目前适宜湖州市推广应用的“水稻-水产”种养耦合模式主要有“稻鳖共生”、“稻蟹共生”、“稻虾共生”、“稻鳝共生”等模式。湖州市“水稻-水产”种养耦合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经营规模偏小、技术支撑不够、营销意识淡薄、政府扶持不足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快湖州市“水稻-水产”种养耦合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实施品牌战略,加强宣传规划,加强技术推广,加强政策扶持,加强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