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重用赤芍辨证施治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赤芍组31例、清热利湿组33例、西药组33例。这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分期、临床症状及体征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性。西药组只予常规西药基础治疗,清热利湿组则在常规西药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辩证加用清热利湿方剂,赤芍组则在清热利湿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赤芍(40-70g)。观察治疗患者1周、4周、8周的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记录并发症出现情况、临床疗效及二重感染控制情况。结果:赤芍组与清热利湿组、西药组在疗效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赤芍组优于清热利湿组和西药组。清热利湿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仿。治疗前各组患者生化指标均处于同一基线水平,具有可比性。治疗第一周后3组患者肝功能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第4周后赤芍组PTA较清热利湿组上升显著(P<0.05),其他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8周后赤芍组与清热利湿组、西药组比较,赤芍组TBIL(胆红素)下降较清热利湿组、西药组显著(P<0.05)。而PTA,赤芍组上升较清热利湿组、西药组显著(P<0.05)。并发症出现方面,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上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二重感染等在3组患者中发生率不高,且相互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现自发性腹膜炎方面,赤芍组明显少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控制胆囊炎发生方面,赤芍组明显优于清热利湿组及西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二重感染出现后的控制方面,赤芍组有效率为83.33%,优于西药组的3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清热利湿组4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远期疗效上,重于赤芍的辩证施治明显优于一般常规西药治疗及加用清热利湿方剂的中西结合治疗,同时加用大剂量赤芍对二重感染的控制较一般常规治疗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