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词句联想范式(WSAP)和模糊情境范式(AST)对有/无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进行研究,探讨三组被试在即时和延时两个加工阶段中的总体解释偏向变化特点、自我相关/他人相关参照情景中的解释偏向是否有差异、社交/非社交参照情景中的解释偏向是否有差异,然后对比三组被试在即时和延时加工阶段对社会信息加工的表现异同,以期为抑郁症患者解释偏差的干预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本研究由两个实验组成,实验1通过分析三组被试的反应时和情绪词认可率来探讨三组被试在即时加工阶段中的总体即时解释偏向变化特点,在自我相关/他人相关情景、社交/非社交情景中的即时解释偏向变化特点及其差异分析。实验2通过分析三组被试对模糊情景的解释可能性评分来探讨三组被试在延时加工阶段中的总体延时解释偏向变化特点,在自我相关/他人相关情景、社交/非社交情景中的延时解释偏向变化特点及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即时解释偏向实验结果表明:情绪词汇认可率分析显示,词汇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92)=24.361,p<0.05),实验分组的主效应显著(F(2,92)=3.483,p<0.05),词汇类型和实验分组呈现出明显的交互作用(F(2,92)=88.934,p<0.05)。三组被试在积极/消极词汇的认可率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消极词汇认可率上,有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最高,无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次之;在积极词汇认可率上,有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最低,无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次之。在自我/他人相关情景消极词汇认可率上,三组被试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社交/非社交情景积极/消极词汇认可率上,三组被试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情绪词汇反应时分析显示,不同情绪词汇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92)=10.038,p<0.05),实验分组的主效应不显著(F(2,92)=1.212,p>0.05),实验分组和词汇类型的交互效应显著(F(2,92)=9.029,p<0.05)。有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在积极/消极词汇的反应时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延时解释偏向实验结果表明:可能性评分分析显示,不同情绪解释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112)=27.629,p<0.05),实验分组的主效应不显著(F(2,112)=0.205,p>0.05),解释类型和实验分组的交互效应显著(F(2,112)=45.299,p<0.05)。三组被试在积极/消极解释的平均可能性评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组的消极可能性评分高于积极可能性评分,无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消极可能性评分低于积极可能性评分,但显著高于正常人组的消极可能性评分。在自我/他人相关情景的积极和消极可能性评分中,三组被试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社交/非社交情景中,在社交积极和消极可能性评分上,三组被试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非社交积极可能性评分上,有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和正常人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非社交消极可能性评分上,有/无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分别和正常人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如下:有/无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负性解释偏向同时存在于即时解释偏向阶段和延时解释阶段,总体上具有一致性;同时存在于自我/他人相关情景中和社交/非社交情景中;相比而言,自我相关社交情景中的负性解释偏向更为明显;有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的负性解释偏向总体上较无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更为明显;有/无自杀意念抑郁症患者在即时和延时两个阶段的自我/他人相关情景中的变化具有稳定性,而社交/非社交情景中的变化具有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