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qua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对比60名患有颈源性眩晕患者的疗效程度和症状功能评分差异进一步分析热敏灸结合针刺用于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探查热敏灸与针刺相结合具有的治疗意义及临床可行性。  方法:本研究选取的60例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患者都是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吉林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根据完全的随机分组对照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治疗组采用热敏灸结合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的变化情况,得出的数据并予以处理,对比两组所得疗效做出总结。  结果:对比治疗前后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得分的差值显示:热敏灸结合针刺组与盐酸氟桂利嗪组前后的症状与功能总评分及其各项评分均有提高,但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组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照组。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6.67%。且两组间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对颈源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方面的效果要好于对照组。  结论:本实验表明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总有效率比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组高,两者相比,前者在改善颈源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症状与功能方面的效果更突出。热敏灸结合针刺组治疗颈源性眩晕,主要是通过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热敏灸可以加速血液的循环,使血清一氧化氮等舒张血管的因子释放增多,血清一氧化氮对于单核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以及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增强,血管的顺应性与通透性也相继变大,椎一基底动脉的供血情况获得良好改善,进而最终达到了体液因子的微观层面疗效。针刺颈部穴位能使颈部椎枕肌群放松,减轻了由于血管机械性被压迫和对颈神经根的刺激,使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低,增大了椎动脉血流速度,从而症状得到改善。热敏灸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眩晕在眩晕症状与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研究探索。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以及金融管理中心,北京得天独厚的条件聚集了全国约一半的金融资源,催生出了全国超一半的独角兽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丰富的科技企业为北京私募股权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