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三大死因之一,存活者50%—70%严重致残,其中缺血性脑病约占80%。神经干细胞的发现,打破了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不能再生这一说法,更为脑缺血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实验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把中医经络理论与神经干细胞研究相结合,通过相关科学实验研究,为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目的 分别观察任脉电针对脑缺血大鼠双侧脑室下区及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任脉电针后损伤侧侧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情况以及任脉电针对损伤侧海马星型胶质细胞的影响。 二、方法 Wistar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三大组:假手术组(6只)、任脉电针组(18只)和手术对照组(18只)。假手术组6只大鼠均为7天组;而任脉电针组及手术对照组这两大组又随机分别分为三个小组:7天组、14天组、28天组。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MCAO),两小时后再灌注。对治疗前后任脉组及对照组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另外,分别于造模成功7天、14天和28天后观察双侧脑室下区、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损伤侧侧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情况以及任脉电针对脑缺血大鼠损伤侧海马星型胶质细胞的影响。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Olympus FV 500)及荧光显微镜(Leica)下观察并计算免疫荧光双标及单标细胞。 三、结果 (一)任脉电针组及手术对照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在7天、14天及28天后均有改善,时间越长改善越明显,但两组相同时间的组别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假手术组大鼠仅见少量Brdu阳性细胞,未见Brdu/Nestin双标细胞。脑缺血后,任脉组及对照组损伤侧侧脑室下区及海马可见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殖,以7天组的增殖最为显著,两组相比并无差别(P>0.05),14天及28天组,神经干细胞的增殖逐渐减少,但任脉电针组的增殖的神经干细胞均显著多于手术对照组(P<0.01);SVZ正常侧亦有出现增殖,任脉组的增殖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HIP正常侧则无明显增殖。7天后两组均出现Brdu/Nestin双标细胞(P>0.05),14天及28天,任脉组均多于对照组(P<0.01及P<0.05)。 (三)假手术组大鼠SVZ未见Brdu/GFAP、Brdu/Nse双标细胞;大鼠脑缺血损伤7天后SVZ出现大量Brdu/GFAP双标细胞,14天后逐渐减少,28天后,任脉组较对照组可见更多Brdu/GFAP双标细胞(P<0.01);而随着时间的延长,Brdu/Nse双标阳性细胞在逐渐增多,任脉组多于对照组(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