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作为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奠定了菲茨杰拉德的重要地位,使他成为了二十年代“爵士时代”的发言人和“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之一。小说讲述了年轻贫穷的盖茨比用非法手段积累财富,企图通过财富与昔日的爱人重温旧梦,但却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的故事。该作创作于1925年,此时消费主义文化在美国蓬勃发展,生产型社会已被消费型社会所取代。人们受到各种消费理念的影响,摒弃了过去所珍视的传统美德,把对物质财富的占有和挥霍视为一个人成功的标志。故而在这个时期,很多人过着奢侈的生活,并进行空前的消费。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向我们展示了消费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通过消费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炫耀性消费和享乐性消费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从人们对各种消费品的选择以及消费活动,我们可以看到消费在人们生活中的符号象征作用:它能够体现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此时的商品不仅拥有使用价值,还拥有了符号价值。在此情况下,人们已经从原先物的奴隶变成了符号的奴隶,对符号的占有代替了对物的占有;社会不仅仅是物和商品的世界,它还是一个符号的世界。在符号消费的影响下,爱情、友情变得无比的功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一种交换关系,以实现其符号价值。本文将凭借让·鲍德里亚的符号价值理论,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文本,试图分析小说里的消费行为和人物追求符号价值的表现及影响,从而揭示符号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的写照,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符号价值理论解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由于人们过度追求消费和追求符号价值,结果成为了消费的奴隶和符号的奴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消费的关系。消费腐蚀了人们的精神和意志,并且造成了社会道德沦丧和腐败盛行。如若我们期望生活得有意义,则必须牢记:即便身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消费,也不能被其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