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9年起,为了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及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医疗费用高涨、卫生资源不合理分配等问题,我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行家庭医生政策。家庭医生政策旨在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台,让有全科医疗知识的全科医生为群众提供及时、连续、全面、个性化的签约卫生医疗服务,成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国际经验表明,家庭医生政策在疾病预防、康复保健以及节约医疗资源方面都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尽管家庭医生政策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但是其在执行中依然产生了许多的问题,出现执行困境。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公共政策执行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结合政策文本和各个地方的家庭医生政策实践,研究家庭医生政策执行的困境及其原因,探索化解困境的思路。研究发现,家庭医生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主要出现五大困境,即资源不足困境、政策目标实现困境、主体间利益协调困境、家庭医生激励困境、政策的社会认同困境。这些困境具体表现为:第一,家庭医生资源极度匮乏且服务能力不足,政策执行的财力资源也明显不足;第二,家庭医生工作量超负荷,政策目标实现难度较大;第三,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争夺患者和人才;第四,家庭医生的公共卫生任务繁重,家庭医生职业吸引力偏低;第五,家庭医生政策的社会认知度与社会接受度较低。造成上述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策本身的缺陷、政策执行监督约束机制乏力、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家庭医生激励机制不完善。基于家庭医生政策执行困境和困境产生的原因,化解家庭医生政策执行困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第一,完善家庭医生政策,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法律保障,切实提高政策目标的可行性;第二,应着力加强家庭医生队伍建设、增加对家庭医生政策实施的资金支持、促进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完善政策执行的资源供给;第三,建立绩效评估制度、政府问责制度以完善政策执行的监督约束机制;第四,拓宽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利益表达渠道,促进分工协作、完善利益分配;第五,通过提高家庭医生的收入水平、社会地位与职业吸引力,完善家庭医生激励机制;第六,加大家庭医生政策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内容、扩大宣传渠道、纠正对家庭医生的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