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融入到传统金融学理论之中的交叉学科。它从市场中微观主体的行为决策以及导致这种行为的动因来解释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其中反映市场参与主体心理预期和信念的投资者情绪、投资者偏好是行为金融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投资者情绪指数是反映市场参与者的投资意愿或预期走势的指标,是人们用持有的头寸对市场未来发展方向的投票结果,其对于股票市场的运行与变化起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研究中国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情绪对上市公司整体估值水平的影响。在梳理以往文献的基础上,选择成交量、换手率、新增开户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四个独立的市场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考虑时间序列的提前期与滞后期,进一步剔除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最终提取得到优化后的投资者情绪综合指数。通过ADF检验,发现投资者情绪与市盈率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通过E-G两步法检验,发现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两者进行VAR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最后考虑其它相关变量的影响,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实证结果表明市盈率是投资者情绪的Granger原因,而投资者情绪却并非市盈率的Granger原因。市盈率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较为显著,市盈率的变化发生在投资者情绪变化之前,而投资者情绪的提前变化却并不能引起市盈率的变化。从短期来看,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围绕其内在价值波动,而投资者情绪是影响市盈率波动的重要原因。但是总体而言,公司估值水平的最重要依据还是连续的价值水平,即滞后一期的市盈率,投资者情绪只是其影响因素之一。此外,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实证表明,市盈率的变动与公司规模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而公司规模则取决于公司往期业绩的增长水平,所以公司自身业绩的增长决定公司市盈率的水平。市场的整体风险水平、平均必要报酬率均与市盈率没有直接联系,间接证明了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并不符合有效市场的假设,CAPM模型与戈登股利增长模型并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