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城镇作为乡村之首,城市之尾,是连接城乡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安置已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人口问题之一。由于大城市过度膨胀、城市病频发,导致城市地区无法有效的容纳农村人口。而城乡差距过大,矛盾突出,又导致农村地区无法有效的留住农村人口。因此,如何发挥小城镇“蓄水池”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小城镇的发展是解决“三个一亿人”问题、促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推进的关键,借助小城镇的发展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是将农村人口真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有效途径。京津冀作为中国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和人口集聚区,其内部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北京、天津两市发展超前,河北省发展严重滞后。截至2016年末,河北省城镇化率为53.31%,全省还有近3500万的农村人口。农村地区的落后严重制约了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同时也阻碍了京津冀整体协同发展。解决京津冀农业人口市民化问题、提高一体化发展水平,需要依靠小城镇、重视小城镇。发展小城镇的前提是要合理的布局乡镇企业,促进产业的集聚和集群,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口的支撑,只有人口达到合理的规模,产业才能够获得效益。因此对小城镇人口规模及产业结构的研究,对促进京津冀地区小城镇建设,进而提升农村地区经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7-2015年建制镇数据,对京津冀小城镇人口规模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考察期内地区小城镇总数增加,其中北京地区小城镇总数减少,天津、河北地区小城镇总数增加。人口规模在1万人至5万人的小城镇占总体规模的75%以上,且考察期内占比逐渐上升。利用位序-规模法则对京津冀小城镇人口规模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京津冀小城镇人口规模结构分布较为均匀,呈现“头尖、中宽、尾窄”的梭形结构。经过人口规模的核密度估计发现,京津冀小城镇人口规模的核密度曲线峰值位于2.5~3万人区间内,代表具有此人口规模的小城镇数量最多。京津冀小城镇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两极分化格局,小城镇人口主要分布在山麓平原和中部平原地带。在考察期内小城镇人口分布出现收敛趋势,人口主要向经济发达的市辖区周边集中,环渤海地区的小城镇人口则更多的流入城市。小城镇人口密度增长较快的地区沿主要交通线路分布明显,京广、京九、京沪、京哈铁路沿线的小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对人口与建成区土地的异速增长模型分析表明,人口数量与建成区土地面积成正相关关系,且人口密度的变化速度快于建成区土地开发速度,小城镇面积越大人口越集中,尤其天津市周边的小城镇,人口密度略显拥挤。从对非农产业结构的分类中得出,2009-2015年京津冀地区超六成小城镇一产占比在35%以上,处于工业化前期或初期阶段,产业发展水平还很落后。北京、天津、河北小城镇产业发展水平不同,河北较京津两地存在较大差距。从非农就业集中程度来看,北京市集中程度较高、产业发展较为超前,天津市居中,河北省滞后,京津冀总体非农就业集中水平不高。通过小城镇建成区人口规模对非农产业结构的响应分析得出,近半数小城镇建成区人口对产业结构表现出负向响应,说明产业结构的提高对拉动农业人口“镇化”作用有限。在分析了小城镇人口规模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分别构建小城镇人口规模对产业结构影响与产业结构对人口规模影响的实证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小城镇人口规模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此外,小城镇人口规模和产业结构受所属县域和地级市的扩散效应与虹吸效应的影响。县域的产业发展水平提升对小城镇的产业结构有促进作用,县域基础设施投入的提高对小城镇人口有虹吸作用。地级市人口规模扩大对小城镇人口集聚有带动作用,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小城镇产生人口的虹吸作用。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京津冀小城镇的发展应注重质量,依托小城镇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应鼓励地域相邻、性质相近、产业趋同的小城镇共建产业园区以提高产业集聚规模。要增强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人居环境,让农村人口真正的居住在小城镇,成为小城镇中的市民。小城镇政策的制定应有针对性和侧重点,要着力打造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动力的中心性小城镇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