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根据病毒核蛋白、基质蛋白抗原性不同将流感分为甲、乙、丙三种类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又可分为多种亚型。由于自身抗原变异,流感病毒曾引起数次世界范围大流行。流感每次大流行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打击。中国是流感高发国家,自2000年开始,我国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合作开展流感监测项目,建立了覆盖全国31个省、以流感样病例报告和病毒分离为主的流感监测网络,目的是及时掌握我国流感疫情动态,及时预警预测,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疾病导致的死亡。防治流感的方法主要有疫苗研制和抗病毒治疗。由于流感病毒变异性强,对某些流感病毒有效的疫苗对其他型别的流感病毒无效,影响疫苗的预防控制效果,因而流感的控制还需要依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目前临床上批准用于预防和治疗的经典抗流感药物主要有M2离子通道抑制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两大类。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代表性药物有奥司他韦(达菲),能选择性地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阻止流感病毒的扩散,缓解流感症状。但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导致疗效降低。前期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修复病原体感染所致肺损伤的功能,可能对流感病毒所造成的呼吸系统损伤具有治疗作用,但尚缺乏实验证据。基于上述背景,我们开展了系列研究,首先利用流感监测数据,分析江苏省流感流行现况,评价网络实验室和哨点医院流感监测效果;然后采用Meta分析法,系统评价常用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继而采用实验法,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改善重症流感症状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将为流感疾病预防、治疗及预测预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基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江苏省2011-2014年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监测资料、病毒学监测资料、流感暴发报告及人感染禽流感监测数据,描述我省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变化趋势,对哨点医院送检的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2)以“oseltamivir”AND“influenza”AND“effect”为检索式检索Pub Med;以“磷酸奥司他韦”or“达菲”and“疗效”and“流感”为检索式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并根据检索出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补充检索,文献检索时限截止至2015年3月。从文献中提取一般信息、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信息、质量评估及结局测量指标(发热持续时间、症状持续时间、并发症、不良反应、住院情况、抗菌药物使用、肺炎发生情况等)。通过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系统评价奥司他韦治疗流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选择SPF级C57BL/6雌性小鼠共8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只。对小鼠注入流感病毒造模后以MSCs移植治疗处理,观察其呼吸功能、肺组织结构变化。体外培养小鼠MSCs随机分为4组,分别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和/或纤维化抑制因子Dickkopf-1,并通过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免疫印迹法、Real time-PCR等检测技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小鼠MSCs分化的影响。结果:(1)2011~2014年全省流感哨点医院共报告ILI 845798例,同期门诊就诊总数2191万人次,ILI就诊百分比3.86%。2013~2014年度ILI就诊构成比最高,达4.01%。3年来共计检测流感监测样本57954份,其中核酸阳性标本4912份,阳性率8.48%。病毒核酸类型分布以A型中的H3型、B型、A型中的H1型为主,分别占39.60%、34.08%、25.86%。三年来共报告流感和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13起。(2)Meta分析显示,使用奥司他韦能够有效缩短流感患者的发热以及症状持续时间,还能减少住院、中耳炎和非特异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抗生素的使用率。未发现使用奥司他韦治疗流感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3)MSCs移植的流感小鼠肺损伤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小鼠。加入Dickkopf-1后,Wnt信号通路蛋白β-Catenin、TCF、GSK-3β、Axin1、JNK的表达有所降低,成纤维细胞表面相关蛋白Vimentin、α-SMA、β-Catenin、TCF、GSK-3β的表达水平减低或恢复正常。结论:近年来江苏省流感流行呈现甲乙型交替的规律,局部暴发时有发生。及时使用奥司他韦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发热以及症状持续时间,且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重症流感早期治疗具有潜在价值,可抑制机体过度免疫应答,减轻肺损伤,改善肺功能,该实验的结果可以为探索流感治疗新方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