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相变材料具有储能密度大、热稳定性和导热性好、相变时过冷度和偏析小等优点,在中高温储能技术应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太阳能热发电领域,成熟的可供选择的Al基合金储热材料不多且系统研究其热物性参数的相关人员相对较少。
本文从制备储热材料的工艺出发,利用自制的熔化-凝固实验装置进行480℃~640℃温度之间的热循环,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电导仪、热膨胀仪对Al基合金储热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显微组织进行了系统研究。
经DSC测试分析:Al-Si二元合金储热材料的相变潜热随着合金中S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Al-13%Si-5%Mg三元合金由于Mg加入对提高相变潜热有负效应,同时也降低了起始熔化温度。Al-13%Si、Al-17%Si、Al-21%Si合金的熔化潜热随热循环次数的增加而略有下降,熔化起始温度略有上升,经过1200次热循环后,相变潜热相对循环前试样分别下降了4.5%、4.1%、3.2%;熔化起始温度相对循环前试样分别上升了0.47%、0.30%、0.21%。热循环前后Al基合金储热材料具备良好热稳定性。
通过OM、SEM/EDS检测分析:针对亚、过共晶Al-Si合金分别采取钠盐和磷盐变质剂,制备的储热材料试样在热循环前晶粒组织细小且分布均匀,但热循环后过共晶合金随着热循环次数的增加,组织中晶粒长大变粗,共晶组织的数量增多且在一个方向相对循环前迅速长大,Al和Si在晶界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现象,且a相基体存在疏孔和不同程度的氧化。随着含Si量增加,合金中富硅粒子、初晶Si相数量增多、尺寸也变大。
相同的热循环次数,三种过共晶Al-Si合金储热材料随Si含量从13%到17%、21%的增加,导热率呈下降趋势,而且下降的幅度会随Si含量增加而加大:热循环前的试样依次降低了6.0%和10.2%;热循环400次的试样依次降低了5.5%和10.1%;热循环800次的试样依次降低了5.8%和12.5%,热循环1200次的试样依次降低了8.0%和15.0%;线膨胀系数随Si含量的提高而降低,热循环400次的试样依次降低了7.7%和13.9%;热循环800次的试样依次降低了6.5%和13.0%,热循环1200次的试样依次降低了6.8%和13.3%。对于同一种材料,当热循环次数从0增加到400、800、1200次,导热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Al-13%Si合金降低了3.2%、6.1%和12.1%;Al-17%Si合金降低了2.7%、5.9%和14.5%:Al-21%Si合金降低了3.2%、8.5%和17.3%:线膨胀系数随循环次数的增加略有降低,Al-13%Si合金降低了0.9%、0.6%和1.6%;Al-17%Si合金降低了1.1%、1.1%和1.5%;Al-21%Si合金降低了0.9%、1.1%和1.5%。
研究结果表明:Al-13%Si(近共晶区域Al-Si合金)具备最佳的综合热物性。对比高硅Al-Si合金,该储热材料热循环前相变潜热虽然有所偏低为512J/g,相变温度范围在575℃~591℃之间,但在在长期的热循环过程中具备稳定的储热性能、低膨胀系数和良好的导热性,将其作为储热材料用于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开发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