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子三级跳远项目曾是我国田径运动中一个发展快且水平较高的优势项目。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男运动员田兆钟、邹振先等分别跻身于三级跳远世界前10名的行列,并多次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然而,近10年来,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水平却处于低潮阶段,不但很少有人突破17米大关,而且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也呈逐渐拉大趋势。直到2004年,两员小将李延熙、顾俊杰先后以17.09米和17.23米的优异成绩,突破17米大关,才重现该项目的振兴曙光。 本文以参加2004年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男子三级跳远比赛决赛前8名的选手作为研究对象,基本代表了我国目前男子三级跳远的最高水平。将运动员三跳中与最后成绩密切相关的一些技术动作指标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对解析后的技术参数进行运动学分析,并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对照,寻找我国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三跳技术中合理和不合理的因素,探索各技术参数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借以找出改进方法,实施最优化训练。 通过对比研究后发现,本次参赛选手大多数采用了“屈腿着地起跳蹬伸”的技术,而这种技术风格与我国运动员腿部力量普遍较弱的情况相适应。说明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当中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通过科学化的训练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应对。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运动员在身体形态方面与国外运动员还存在差距,身高偏低,体重偏轻。说明我国运动员在肌肉的密度和绝对力量上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还存在差距。 二.在助跑绝对速度方面,我国运动员表现出绝对速度较慢的特点,这也是制约我国男子三级跳远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在专项力量方面的训练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腿部肌肉蹬伸的用力方向掌握不准导致腾起角偏大或偏小;支撑腿退让性工作能力差导致缓冲膝角偏小;起跳腿蹬伸力量不足导致起跳腿膝关节角过小,蹬伸乏力;弱腿起跳蹬伸的能力较差等等。 四.在速度素质方面的训练重视程度不够,摆动腿肌肉的快速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