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激励是众多激励方式中的一种,始于上个世纪初的美国。这种方式将员工的个人期望与公司利益完美衔接,一方面激励核心人士推动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一方面员工也实现了个人财富积累,因而迅速在其他发达国家风靡起来。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股权激励制度虽然流入国内,但鉴于不成熟的资本市场和部分企业管理者对股权激励制度的理解不够全面,股权激励在我国企业中开展频率较低,更由于缺乏相关规章制度的规范,处于摸索阶段的股权激励收效甚微。但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股权分置改革开始后我国正式颁布了一系列推广和实施股权激励的指南,使股权激励方案的制定有法可依,有道可循。在随后的十余年里,我国证券市场飞速发展,证监会也陆续出台了股权激励的各项规范要求,使股权激励陆续在我国企业里推广起来,据Wind数据库显示,2005年仅有38家,2015年就已有了230家,A股市场披露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数足足增长了5倍,股权激励的实施在我国已经开启了新的篇章。A股市场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数量逐年增长,说明我国企业已经开始重视这种激励手段,意识到股权激励是一项推动企业发展并激励员工的方式,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埋下伏笔。但是股权激励计划的效果如何呢?尽管前人学者对于股权激励的实施一致表示认可,但对于激励计划实施后的效果和意义仍处于争论不休的态势。部分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设定过高,股权激励计划注定失败;在一些上市公司中,股权激励的行使条件过低,股权激励只能以形式进行,不能起到激励作用,甚至损害中小股东的权益。因此,怎样设定激励计划才能起到最佳的激励结果便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对相关理论加以运用,以个体案例研究为基础,从两个角度出发,探究股权激励的开展效果,首先对主体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后的股价效应进行分析,以考察股权激励是否能具有正向的股价效应,是否能为投资者带去股价红利。其次,从盈利能力,偿付能力,发展能力,运营能力,现金流状况和EVA等方面对实施前后的财务绩效进行纵向评估和分析,评价股权激励是否与财务绩效和企业的综合能力具有正向关系,并选取两家同行业公司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最后,在实施效果评述的基础上分析罗莱生活股权激励计划中存在的优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和完善启示以供借鉴,以期丰富股权激励相关案例的研究,推动股权激励相关理论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