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Jef Verschuren (1999)的语用顺应论(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为理论框架,基于于国栋(2001)的语码转换顺应模式(Adaptation Model of Code-switching),对新加坡电影系列《小孩不笨》剧本中的中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研究该电影剧本中语码转换对语言现实和社会规约而进行的被动顺应,对心理动机和电影风格进行的主动顺应,从而揭示语码转换在顺应过程中的语用功能。于国栋的语码转换顺应性模式源于Jef 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论。它认为顺应性就是人类在语言使用中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语码转换是选择的结果。于国栋的语码转换顺应模式认为语码转换是交际者进行语言顺应的具体表现,并将语码转换的顺应性分为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这三种顺应类型。在顺应过程中,语码转换作为一种交际策略实现了其多种语用功能。在此理论框架下,本研究主要运用定性方法,辅以定量分析,从语码转换的被动顺应和主动顺应两个层面对该电影剧本中出现的中英语码转换顺应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进一步解释了出于这两种顺应而进行的语码转换可以实现多种语用功能,而这些功能往往是其他的语篇策略所无法实现的。本研究表明:该电影剧本中语码转换的被动顺应是为了适应新加坡特定语言环境里中英语言现实和新加坡社会的规约,而主动顺应则是为了顺应交际者的心理动机与新加坡中英双语电影的表现风格。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显示:语码转换作为一种交际策略也实现了包括提高准确度,填补词汇空缺,提供方便,回避禁忌,拉近社会距离,威胁面子,做出解释,表达强调,抱怨,和表现礼貌等语用功能。本研究为现代影视剧语言中出现的中英语码转换研究提供了新的实例,并且证实了于国栋语码转换顺应模式对研究电影剧本中语码转换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本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日益增多的语码转换现象,从而提高交际效果。再者,本研究对双语或多语环境中语码转换现象的语言学,社会学及心理学研究有一定的补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