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胚胎植入是人类和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妊娠建立的第一步,也是决定妊娠成功与否的关键。成功的植入取决于处于接受状态的子宫内膜和具有侵入性的胚胎间的同步协调反应。但子宫内膜仅在某一特定时期允许胚胎植入,这一时期很短,代表着子宫内膜对胚泡具有容受性,称为“着床窗”。哺乳动物的胚胎植入包括胚胎与母体子宫内膜相互识别、黏附及胚胎侵入母体等过程,涉及到众多基因的调控以及错综复杂的调节因子网络的参与。在此期间,子宫内膜为适应胚胎的植入必须作一系列的变化,而在早孕期间子宫内膜的动态变化中,凋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动物实验证实,胚胎着床过程中存在的细胞凋亡,是清除胚泡植入通道上子宫内膜细胞和子宫蜕膜改变以适应胚泡侵入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维持母胎免疫耐受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Galan等认为当胚泡粘附到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时,可能以旁分泌或邻分泌方式诱导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凋亡,这种作用在与胚泡紧密接触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最明显。P16INK4A基因在衰老细胞中的高表达,被认为是通过其促凋亡的作用促使细胞的衰老。近来有研究发现,P16INK4A基因在小鼠子宫内膜的窗口期有表达,然而其在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规律及其作用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目的:研究P16INK4A基因在早孕期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其对胚胎植入的影响,初步探讨它在小鼠生殖中的作用。
方法:
1.收集未孕d0和孕d2~d7小鼠子宫内膜,共7组,每组20只小鼠。运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测定P16INK4AmRNA的表达情况;
2.收集未孕d0和孕d2~d7小鼠子宫内膜,共7组,每组20只小鼠。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小鼠子宫内膜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情况;
3.收集孕d2~d7小鼠子宫内膜,共6组,每组20只小鼠。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子宫内膜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情况;
4.体内实验:于孕d3小鼠单侧子宫角注射P16INK4A抗体或生理盐水,每组20只,于孕d8观察植入的胚胎数。
结果:
1.FQ-PCR:未孕及早孕期小鼠子宫内膜均有P16INK4AmRNA表达。早孕小鼠子宫内膜中P16INK4AmRNA的表达均高于未孕期,且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到妊娠d5达高峰,以后渐降。
2.免疫组织化学:P16INK4A蛋白在未孕及早孕期小鼠子宫内膜均有表达。主要分布于腔上皮和腺上皮胞浆及顶端面。孕d3~d6伴随着基质细胞的表达。P16INK4A蛋白的表达规律与mRNA结果基本一致。
3.Western blot:P16INK4A蛋白在早孕各天小鼠子宫内膜均有表达。且随着妊娠天数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到孕d5达高峰,以后渐降。
4.体内实验:孕d8剖腹检查发现,实验组注射抗体侧植入胚胎数目显著少于注射生理盐水侧,而对照组两侧均注射生理盐水的胚胎着床数目无明显差异。
结论:
P16INK4AmRNA和蛋白在妊娠期子宫内膜表达增强,尤其在孕d3~d6高表达,可能通过诱导调亡,协调子宫内膜的增殖,调整子宫内膜的内环境从而适应胚胎的侵入。体内实验显示注射抗体侧子宫植入胚胎数显著少于注射生理盐水侧,提示P16INK4A基因在胚胎植入中可能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