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困境中的两难抉择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东尼·伯吉斯作为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以其文学作品的多产和创新著称于世。《发条橙》被公认为伯吉斯的代表作。该作品于1962年问世之后,就得到了评论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当好莱坞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于1971年将这部反乌托邦小说成功改编为同名电影搬上银幕后,这部作品更是家喻户晓。通过揭示深刻的道德主题,运用独特的叙述语言和技巧,作者深入的探究了现代人有关自由,选择和责任的存在主义主题,并传递了作者对人类所面临的自由困境的价值判断。伯吉斯在《发条橙》中所展现的人生主题,与二十世纪兴起的存在主义主张如出一辙。对这部作品的国内外研究,大多集中在关于“道德选择”的主题分析上,另外一些则重点研究伯吉斯在作品中所独创的“纳查奇”语,即主人公艾利克斯叙述故事的黑帮行话。此外,小说中所体现的贯穿始终的音乐元素也是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尝试给这部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文本分析,试从存在主义的理论角度阐释《发条橙》的主题,并运用存在主义的集大成者萨特的理论中一些相关的原则和概念,比如个人的自由,选择,责任以及他者等来分析小说人物的命运,探讨小说所蕴含的深刻的社会意义,即生命的价值,人的生存状况,乃至人类未来的命运与前途。具体的角度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自由和决定论,选择和责任,地狱和他人。本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作者首先简要介绍了伯吉斯的生平和创作,其次提供了《发条橙》的故事梗概,并回顾了国内外对他这部佳作研究现状,从而说明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作者首先对存在主义这一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和文学思潮作了扼要的综述,其次着重介绍萨特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他对本研究所运用的五个存在主义概念的详细论述。第三部分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即对《发条橙》的存在主义解读,作者将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自由和决定论”,这一部分揭示了伯吉斯对于在不久的未来社会,在荒诞的社会现实下,人所面临的自由和决定论的冲突所进行的深刻思考。这一主题主要体现在小说的第一章,主人公亚历克斯入狱之前的经历中。作为一个少年暴力团伙的头目,亚历克斯沉迷于极端的暴力犯罪和优美的古典音乐当中,并从两者之中获得相似的审美愉悦感。同时他用其独有的“纳查奇”语来自述自己的经历。因此他的个性反映在暴力,音乐和语言三个方面。这三者作为其“行为准则”,构成了一个立体的艾里克斯形象。由此主人公证明着自己“本真的存在”并实现着自己的自由意志。但是他无度的自由撼动着社会的稳定并对社会的决定论力量发起了挑战,势必引发两者的冲突。第二个方面是“选择和责任”,艾利克斯无法逃避自主选择的沉重责任,正如萨特所言,人是“被判定自由的”,那么人也必须担当“被判定的责任”。主人公在小说第二章的三次选择,带给他不同的责任并对他的人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最后一方面是“地狱和他人”,这一部分探讨小说中人物的人际关系。“为他的存在”是存在主义的关注的另一焦点,伯吉斯揭示了在这个孤独异化的世界当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在经历了与作家亚历山大,同伙丁姆,监狱教诲师查理以及布罗茨基医生的人际交往后,埃里克斯体验到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总是处于对立地位,“他人即地狱”。小说遵循的是ABA的圆型结构,即人追求自由的循环结构。为了获取自由,人必须做出抉择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无论个人作出哪一种道德选择,是善或是恶,关键是自由选择的权利。在这个意义上,伯吉斯和存在主义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结论。对《发条橙》这部作品中的存在主义成分进行分析对我们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挖掘小说的现实意义都大有裨益。通过展现亚里克斯追求本真自由的特殊经历,笔者发现伯吉斯的观点与存在主义的主张有颇多相似之处,并且发现了隐藏在这部说教小说之下的深刻主题:直面充满痛苦和挫折的人生,人必须在善恶之间做出本真的选择,但前提是选择的权利必须得到保证并被珍视,否则,如伯吉斯所言,人就会异化为一只发条橙—也就是说,它的外表是有机物,带有可爱的色彩和汁水,实际上仅仅是发条玩具,由着上帝,魔鬼或无所不能的国家来摆弄。综上所述,这部作品不仅体现了萨特存在主义的核心观点“自由观”,还反映出伯吉斯对人类生存的真正意义的哲学思考,表明了他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更进一步,伯吉斯在小说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当人类在生存与选择的困境中进退维谷时,对待自身的生存环境,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逃避?是勇于担当还是放任自流?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直到今天依然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和启发性。
其他文献
【目的】对近10年我院经病理确诊的年轻(≤35岁)与老年(≥60岁)女性乳腺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年轻乳腺癌的发病趋势、临床病理学特征。此外,对年轻乳腺癌中的浸
研究了不同浓度(10%、5%、2.5%和1.7%)的火炬树(Rhus typhina)根和凋落叶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2种器官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均具有强烈的化感抑制
磁分离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水处理技术。磁分离作为物理处理技术在水处理中获得了许多成功应用,显示出许多优点。磁分离利用废水中杂质颗粒的磁性进行分离,对于水中非磁性或弱磁
中国的舍利信仰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逐渐形成的,并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舍利崇拜在佛教传播逆境中打开了一扇大门,逐渐使佛教在中国生根、发芽,到唐代结出了绚
本文立足当代,以笔者作为女性的不同年龄阶段定位,来关注作为艺术家的女性自身的经验。试图推出新的以自我的创作和创作理念作为个例,运用心理学和性学的研究理论,分析女艺术
购物中心做为一种新兴的商业建筑类型,不仅承担了商业建筑应有的购物功能,同时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消遣、休闲、娱乐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它与人们的
近年来,随着绿色化学的兴起和发展,环境友好-经济性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同时对绿色有机合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发展更温和的化学合成工艺对于可持续技术是
旅游业目前已经进入“处处都是潜在的旅游目的地,人人都是潜在的旅游者”的高速发展阶段。竞争的加剧导致了旅游业在经历了资源驱动、产品驱动后进入形象驱动的阶段,“形象就
本文以电磁炉用陶瓷锅这种产品的开发为应用背景,采用活性钎焊与间接钎焊两种方法对陶瓷与不锈钢的连接进行了研究。借助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压剪实验等分析
傩文化虽源远流长,但在现代却渐渐没落。因此对这些具有原始意味的文化形态及其衍生物的整理和研究势在必行。本文从面具这一傩文化的具体形态入手,研究其面具种类,造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