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进一步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的疗效。 方法: 本研究是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是需要进行椎体成形术的Kümmell病和老年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我们收集了2009年10月至2001年4月Kümmell病患者并行椎体成形术12例,老年新鲜压缩骨折在我院行椎体强化术共15例患者,其中3例不符合标准,现在共收集12例。两组病人均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 (1)观察对比两组病人的中医辨病辩证。 (2)分别观察两组病人术前、术后2天、术后6个月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疼痛变化,并作对比分析。 (3)在术前、术后2天、术后6个月,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身体功能,并作对比分析。 (4)在术前、术后2天、术后6个月进行X片或MRI拍片,分别收集椎体前壁、椎体中央高度、cobb角数据,并作对比分析。 结果: (1)Kümmell病肾虚血瘀证4例(25.0%),气滞血瘀证8例(75.0%)。老年新鲜压缩骨折肾虚血瘀证9例(66.7%),气滞血瘀证3例(33.3%),具有可比性(P<0.01)。 (2)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月,Kümmell病术前VAS评分为6.83±1.26,术后2天VAS评分为1.58±0.79,术后6月VAS评分为1.41±0.79,术后疼痛明显缓解(P<0.01),与术后2天相比,术后6个月疼痛无反复(P>0.05)。术前ODI评分为78.33±12.69,术后2天ODI评分为13.58±3.29,术后6月ODI评分为14.00±2.41,术后生活功能明显改善(P<0.01),与术后2天相比,术后6个月生活功能无反复(P>0.05)。术前椎体前缘高度1.70±0.79 cm,术后2天椎体前缘高度1.97±0.78 cm,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1.93±0.73。术前椎体中央高度1.53±0.20 cm,术后2天椎体中央高度1.88±0.26cm,术后6个月椎体中央高度1.85±0.34 cm,术前病变节段Cobb角10.38±3.04°,术后2天5.78±1.71°,术后6个月6.35±2.20°,术后椎体塌陷畸形及后凸畸形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术后6个月相比术后2天的复位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 老年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前VAS评分为6.17±1.74,术后2天VAS评分为1.87±1.04,术后6月VAS评分为1.42±0.47,术后疼痛明显缓解(P<0.01),与术后2天相比,术后6个月疼痛无反复(P>0.05)。术前ODI评分为69.83±18.00,术后2天ODI评分为22.58±8.85,术后6月ODI评分为19.00±6.25,术后生活功能明显改善(P<0.01),与术后2天相比,术后6个月生活功能无反复(P>0.05)。术前椎体前缘高度1.85±0.71 cm,术后2天椎体前缘高度2.04±0.67 cm,术后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2.00±0.70。术前椎体中央高度1.63±0.42 cm,术后2天椎体中央高度1.98±0.42,术后6个月椎体中央高度1.90±0.45 cm,术前病变节段 Cobb角11.97±10.01°,术后2天6.39±6.01°,术后6个月6.00±7.10°,术后椎体塌陷畸形及后凸畸形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术后6个月相比术后2天的复位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 两组术前,术后2天与术后6个月分别对比,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壁、椎体中央高度、cobb角均无明显差别(P>0.05)。 结论: (1)Kümmell病多为气滞血瘀证,老年新鲜压缩骨折多为肾虚血瘀证。术后患者病机为肾虚血瘀,早期以血瘀为主,中后期以肾虚为主。治疗上早期应予活血化瘀、中后期予补肾续筋骨。 (2)Kümmell病和老年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两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而且6个月后未见反复发作。椎体成形术可作为Kümmell病常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