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晋国知氏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j200610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时期社会政治格局变迁的总趋势是公室政权由盛而衰,而私室由于自身实力的提高则逐渐秉持列国国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春秋卿族的盛衰已成为周代宗法封建政治体制变迁的历史缩影。其中,晋国知氏卿族的兴亡即为三百余年春秋社会政治变迁的典型个案。晋国自曲沃代翼始,经多次翦灭公族,终使非公室贵族成为晋国政治舞台的主角。随着君权的衰落,非公室卿族势力终成权势赫然的强卿巨室,最后出现了三家分晋,致使晋国灭亡。知氏作为非公室卿族在此历史进程中异军突起,在春秋中晚期晋国卿族政治中从小到大、由弱而强,到知瑶之时已权倾晋国,俨然为一诸侯。然而由于种种机缘,在知氏势力发展至巅峰之时,却遭致灭族亡家之命运。由此可见,知氏卿族的兴衰这一个案实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政治寓意,在战国以降史鉴意识勃兴的背景下,历代史家及史著甚至将其作为上古与中古政治体制转型及历史进程的重要标识。如先秦典籍《左传》、《国语·晋语》皆以知氏灭亡作为相关撰述的结篇,秦汉以降如《资治通鉴》等文献亦多以其作为开篇,以作后人鉴戒。由此可见,对相关问题的探讨显具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视角,对知氏兴衰及其体现的相应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意涵进行论述。全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通过对知氏起源及世系问题的探讨,试图还原知氏卿族的世系传承。第二章,按照知氏世系顺序概括了知氏不同世代家主的主要事迹。第三章,通过对知氏封邑及领地的考述,来窥视春秋知氏的强盛。第四章,通过对知氏不同世代家主所秉持治家原则的动态分析,探讨知氏何以兴盛而终究灭亡的深层原因,以此展现知氏前几代家主小则保族、大则强族的立族之道和末代家主知瑶亡家灭族之因。综上,通过对知氏卿族的梳理和考察,我们认为,作为晋国卿族重要组成部分的知氏,其政治力量的崛起反映了晋国私室贵族取代公族政治的历史进程,随着知氏治家原则的不断变化,其卿族实力经历了由小而大、从弱到强的过程。但是由于知瑶个人原因,知氏七世卿族反而一朝被灭,进而失去了与赵、魏、韩三家分晋的历史命运。要之,对春秋时期晋国卿族知氏的研究,不惟有助于春秋卿族知氏家族自身兴衰荣辱的历史复原,亦对以相关个案折射中国上古社会政治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