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气候干旱、降雨量少、日照充足,是我国最适合种植棉花的区域。新疆连续10多年居全国棉花种植面积、总产量、国内销售量、出口量首位,已成为我国不可替代的最大产棉区和最大的商品棉基地,对稳定我国棉花市场的作用越来越大。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各棉区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棉花的数量冲击、价格冲击和质量冲击,而新疆棉区的棉花受冲击最大,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棉花市场剧烈波动,农民增收风险越来越大。为了提高新疆棉区的产量与质量,进而提升新疆棉花产业的竞争力、减少国外棉花对新疆棉花的冲击,合理布局新疆的棉花生产区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构安排如下:第一,是相关理论的介绍。从农产品生产布局的理论和区域农产品比较优势理论这两方面对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展开论述。第二,新疆棉花生产布局现状分析。在简要阐述棉花在新疆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后,从历年棉花的总产水平、单产水平两方面介绍新疆棉花的生产现状,从新疆棉花种植格局、新疆棉花布局的集中程度两方面论述新疆棉花的布局现状。第三,新疆棉花生产布局变动分析。首先从新疆三大棉区及各地州市棉花生产布局变动两个方面介绍新疆棉花生产布局变动,并指出了影响新疆棉花生产布局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农业政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其它农产品比较优势等因素的影响。第四,新疆棉花生产布局优化实证分析。首先通过资源禀赋系数法、综合优势指数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法对新疆棉花种植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综合优势指数法对新疆各区域棉花与主要粮、果之间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棉花生产布局优化的调整方案。第五,新疆棉花生产布局优化的保障措施。首先介绍了新疆棉花生产布局优化的目标和原则,其次针对性的提出了保障棉花生产布局优化的几条措施。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新疆棉花生产优势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新疆棉花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的地区主要集中于南疆的巴州、阿克苏、喀什等地区,东疆和北疆的优势区域则相对要少。其次,新疆棉花生产布局未综合考虑当地其它农作物并指出了新疆主要棉花产区生产效率较低,未达到最大规模产出点。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针对性的提出了保障棉花生产布局优化的几条措施,主要有按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布局、积极推进棉花经营的产业化和加大科技进步以提高棉花生产效益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