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夏季对流层顶变动的现象及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o402179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NCEP/NE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研究了夏季对流层顶变动的现象与物理机制,结果表明: (1) 多年平均的对流层顶气压和气温在北半球随纬度的增加而升高,而在南半球则是随纬度先升高再降低;热带地区对流层顶气压和气温的分布都较为均匀。夏季全球平均的对流层顶气压和气温在分析时段内均呈下降趋势,表明对流层顶高度有所上升。夏季对流层顶年(代)际变率最大值出现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和南半球的副热带及高纬度地区,最小值出现在热带地区。气压指数和气温指数都显示出准11年及准3-5年的主要周期,二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对流层顶的变化可能与ENSO事件及火山活动有较好的关系。对流层顶变率与对流层气象要素存在紧密的联系。夏季对流层顶气压和对流层顶气温在全球大部分地区都为显著的正相关 (2) 在高原范围内,对流层顶气压的变动与对流层和平流层中气温异常及位势高度异常有密切联系。同时,青藏高原对流层顶气压异常与地表温度异常有较好的关系。整层大气加热异常能够很好地解释高原对流层顶气压异常。高原对流层顶气压与OLR为正相关,1992年高原地区OLR异常偏高,对流异常偏弱,引起对流层顶气压(高度)异常偏高(偏低);1998年则相反,高原地区OLR异常偏低,对流异常偏强,引起对流层顶气压(高度)异常偏低(偏高)。南亚高压强度与青藏高原对流层顶气压为反相关关系。1992年,南亚高压异常偏弱,高原对流层顶气压异常偏高。1998年,南亚高压异常偏强,高原对流层顶气压异常偏低。 (3) 1992年,高原地区对流层呈上低下高的异常环流场配置,而且出现了高层辐合、低层辐散的异常流场配置,对流层大气产生异常下沉,从而引起了该年高原上空对流层顶气压(高度)异常偏高(偏低)。与此相反,1998年,高原地区对流层呈上高下低的异常环流场配置,而且出现了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异常流场配置,对流层大气产生异常上升,从而引起了该年高原上空对流层顶气压(高度)异常偏低(偏高)。 (4) 热带对流层顶气温在1978年前后发生了显著的年代际突变。在偏冷期和偏暖期,热带对流层顶气温都为下降趋势,而这两个时期的总趋势为0.67℃/10a。偏冷期主要以准3年周期为主,而偏暖期则主要以准10-12年周期为主。偏冷期和偏暖期热带对流层顶气温的标准差分布存在很大差别。这种差异一方面可由两个时期对流层顶气温变化幅度的差异来解释;另一方面可由两个时期内热带对流层顶气温变率结构特征的差异来解释。 (5) 从偏冷期到偏暖期,整个热带对流层顶显著变暖。热带对流层顶气温在两个不同时期的差别与大气气温以及位势高度的异常变化有较好的关系。偏冷(偏暖)期热带对流层顶气温异常偏低(偏高)与对应时期整层大气的加热情况有较好的关系。在偏冷期和偏暖期热带对流层顶气温一致下降,引起后期秋季热带地区海温持续升高。偏冷期热带对流层顶气温的高低对亚洲季风区降水有显著影响,而偏暖期热带对流层顶气温的高低与亚洲季风降水的关系不明显。
其他文献
为了解贵州省2000—2011年农业科技成果在《贵州农业科学》上发表论文的情况,从而为评价其对贵州农业科技成果的贡献提供参考,采用问卷调查、资料查询及计量统计方法对贵州省
我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在不断的进步与革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无线通信技术不断的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与认知,已经被广泛的投入到了各个领域的使用中去,无线通信技术的优点还是
科技进步必须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但任何地区的高新技术资源都是稀缺性资源,只有通过合理配置高新技术资源,提高高新技术资源的投入产出效果,才能形成区域竞争力。文章首先建立
染色体倍性鉴定是开展桑树进化研究及多倍体育种的基础。选择11份只开雄花的雄株桑种质资源,以其有丝分裂中期的造孢细胞为材料,利用去壁低渗法制备染色体标本,观察其染色体
青岛文化,总括起来可以说是下面三种文化:工业文化、海滨文化(海派文化)、新城文化。青岛是一个工业城市,从建市起就以工业为主,当年的"上、青、天"就说明了青岛做为一个工业
近年来国内外的一系列极具震撼力的重大舞弊案频繁爆发,管理舞弊生成的大量虚假会计信息给财务报告使用者带来了巨大损失,还大大增加了审计风险,审计职业已经面临着严重的信
<正>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移动支付的支持下逐步取代部分传统金融的业务。比如,目前我们津津乐道的P2P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银行在中小微企业当中的信贷服务功能。所以,互联网金融
为适应新时期环境管理对环境统计的要求,针对农业源环境统计存在数据获取困难、调查样本量巨大等难题,提出了农业源环境统计调查方法应逐步与国家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它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进行诠释。文章从
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意境,是物化于情,情之升华得的“真”,是一种表达内识,哲理和生命真谛的最高境界。译诗的难处就在于如何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言外之意,传达原作的